从阅兵中铭记历史
九月的北京,天高云淡。2025年9月3日,天安门广场再次迎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仪式。当三军将士迈着整齐的步伐走过长安街,当装备方队隆隆驶过,当战机编队划过长空,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国威军威,更是一堂生动的历史课,提醒每个中国人:勿忘来路,方能行远。 阅兵场上,年轻战士的面庞坚毅而专注。他们承载着八十年前先辈的热血与理想。历史与现实在这一刻交汇——同样是这片土地,曾经被战火蹂躏,曾有无数年轻生命为民族存亡奔赴沙场。今天的和平,不是历史的必然,而是先烈用鲜血换来的礼物。每一个正步,每一次敬礼,都是对那段岁月最庄重的回应。 装备方队展示着我国自主研制的最新国防科技。这一幕令人感慨:八十年前,先辈用"小米加步枪"对抗强敌;八十年后,人民军队已有能力捍卫国家主权。这种跨越是一个民族从屈辱到自立、从贫弱到强盛的生动写照。它无声地诉说着:只有国家强大,人民才能安居乐业;只有国防巩固,和平才有保障。 空中梯队呼啸而过,让人想起抗战时期中国空军的悲壮事迹——那些年轻飞行员明知敌众我寡,仍毅然升空迎战。今天,我们可以告慰先烈的是,中国的蓝天已有足够的力量守护。 阅兵是民族记忆的激活仪式。当抗战老兵抬起颤抖的右手敬礼,当"和平鸽"方队象征中国人民对和平的珍视,我们听到了历史的回声。这种集体记忆的唤醒,让跨越数十年的精神得以传承。 八十载光阴荏苒,抗战亲历者大多已逝,但历史不容遗忘。今年阅兵恰逢世界格局深刻变革之际,具有特别意义。它提醒我们,和平与发展仍是主题,但风险挑战依然存在。铭记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避免悲剧重演;展示力量,不是为了炫耀武力,而是为了维护和平。 从阅兵中铭记历史,我们读懂民族复兴的艰辛;从历史中汲取力量,我们更加坚定和平发展的决心。当掌声如潮水般涌来,这不仅是对官兵的致敬,更是对历史的致敬,对和平的致敬。让我们带着这份历史厚重,在新时代征程上继续前行,共同守护这片先烈用鲜血浇灌的土地,建设更加美好的中国。
作者:陈丁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