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猎猎飘扬,当新型装备方队以雷霆万钧之势通过长安街,当《歌唱祖国》的激昂旋律在此响起,这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盛典,不仅是对历史的回望,更是一曲面向未来的宣言。80年前,“延安整风”淬炼作风,带领人民赢得民族独立;80年后,“八项规定”重塑政治生态,推动民族伟大复兴。这场跨越时空的精神传承,正书写着新时代作风建设的崭新篇章。 回望历史,以铁纪作风为基。1945年的胜利钟声,宣告了一个民族从沉沦到觉醒的涅槃。在这场改变世界格局的战争中,以“三大纪律八项注意”铸就铁的纪律,用“延安整风”涤荡思想尘埃,创造出“只见公仆不见官”的清廉政治生态。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实质,与抗战时期形成的优良作风一脉相承,它要求党员干部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坚决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这正是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最好诠释。通过持续深化作风建设,不断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为新时代治国理政提供了坚强政治保证。传承精神,以标本兼治为要。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既需要“猛药去疴”的决心,更需要“标本兼治”的智慧。新时代的作风建设,正在从“治标”向“治本”深化拓展。这种转变体现在制度建设的不断深化。从《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到《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从《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到《关于持续解决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作风保证的通知》,一系列制度安排构建起严密的作风建设制度体系。纪检监察机关坚持“严”字当头,对顶风违纪行为露头就打,对隐形变异问题深挖细查。开拓创新,以严督实查为尺。2025年新修订的《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进一步细化量化标准,将“精简文件会议”“规范督查检查考核”等要求转化为可操作、可检查的具体规则。技术赋能破解治理难题,通过构建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推动数据共享、流程再造,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成为常态。这些创新举措,既扎紧了不能腐的制度笼子,又营造了不想腐的清风正气。 站在历史与未来的交汇点,我们更加深刻认识到,作风建设是党执政兴国的关键支撑。从抗战时期的“延安作风”到新时代的“八项规定”,优良作风始终是凝聚人心、战胜困难的重要法宝。当新型装备方队展示着捍卫国家主权的坚定决心,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个民族的集体记忆,更是一个文明古国走向复兴的坚实步伐。这就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给予我们的深刻启示。 徐诗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