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务院印发《关于健全“高效办成一件事 ”重点事项常态化推进机制的意见》,标志着政务服务正迈向新的阶段,以“系统性重构”带动政务服务“效能蝶变”,在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过程中,持续提升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满意度。 以清单管理锚定改革靶心,让服务供给更精准。《意见》将“加强重点事项清单管理”置于首位,从企业和群众视角出发,明确总体清单、发布重点清单、探索特色事项清单,“三方面”共同构建目标管理体系,更清晰、更精准地定位服务需求。“预判性”的主动响应群众所需,明确牵头部门和配合部门,打破部门间的数据壁垒,实现“一站式”集成服务,因地制宜推动各领域应用场景纳入“高效办成一件事”。上海致力于打造“一网通办”,将“公共租赁住房申请审核”、“离退休提取住房公积金”、“从业人员信息登记”等一批关乎企业群众切身利益的“小事情”作为地区公共服务类高频事项,并通过多渠道消息提醒,实现从“人找政策”到“政策找人”转变。 以集成服务优化办事流程,让群众办事更便利。《意见》指出,在更多领域更大范围加强部门协同和服务集成,不断推进政务事项流程优化再造、数据共享供需对接、多部门协同。在流程上与传统“分散式”的条块分割不同,“一件事”主题集成服务,让办事方式多元化、跑动次数最少化、申请材料最简化、环节数量最小化,实现从“来回跑”到“零跑动”,让群众切实感受到政务服务的便利。同时,预约分流、错峰服务、潮汐窗口等创新机制的引入,进一步提高了窗口的灵活性和便捷性,深刻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政务服务理念,让群众切实感受到政务服务的温度。 以强化组织保障常态长效,让发展成效更实在。《意见》进一步强化“全国一盘棋”的统筹布局,持续推动政务服务效能跃升。从国务院加强部门协调到省级政府统筹,再到市县级基层一线落地见效,压实上下联动、条块结合的全链条责任体系。持续强化政府服务制度“标准化”建设,发挥法治引领和保障作用,构建一个能够自我完善、持续优化的长效运行机制。定制“高效办成一件事”评价机制,实现服务评价、反馈、整改、监督全流程,逐步形成企业群众进行评价、政府部门及时改进的良性互动局面,让“高效办成一件事”化为常态,让群众感受到治理进步的脉动与温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