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健全“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常态化推进机制的意见》,为深化政务服务改革、提升政府治理效能指明了方向。其中,强化条块联动、实现“一件事”标准统一与业务协同,成为破解部门壁垒、优化营商环境的关键抓手。这一改革既是技术层面的流程再造,更是治理理念的深刻变革,为构建现代化服务型政府提供了生动实践。
一、条块联动破壁垒,标准统一筑根基 条块联动是“一件事”改革的核心机制。长期以来,部门间职责交叉、标准不一、数据孤岛等问题,导致企业和群众办事“多头跑、重复交、耗时长”。以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为例,过去涉及住建、自然资源、人防等多个部门,审批流程分散在四个阶段,企业需分别提交材料、多次跑腿,审批时限长达120个工作日。通过建立“多规合一”业务协同平台,将分散的审批环节整合为并联审批,实现“一家牵头、并联办理、限时办结”。部门间数据共享、标准互通,审批材料从80余项精简至30余项,时限压缩至45个工作日。这一转变不仅提升了效率,更倒逼部门从“物理整合”向“化学融合”转变,形成“1+1>2”的协同效应。 二、业务协同提效能,数据互通增便利 业务协同是“一件事”改革的内在要求。传统政务服务中,部门间信息不共享、流程不衔接,导致企业和群众需重复提交材料、多次验证身份。以企业开办为例,过去需分别到市场监管、税务、公安、银行等部门办理营业执照、税务登记、公章刻制、银行开户等业务,材料重复提交、流程耗时费力。改革后,通过整合部门业务、打通数据壁垒,实现“一窗受理、一网通办、一日办结”。企业只需提交一套材料,即可完成所有开办手续,时间从数天缩短至1个工作日。这种“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的转变,不仅降低了制度性交易成本,更提升了市场主体的获得感。 三、治理升级优环境,高质量发展添动能 治理升级是“一件事”改革的最终目标。通过深化条块联动、业务协同,政府治理能力得到整体提升,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数据显示,改革实施以来,全国新设市场主体数量年均增长超10%,企业满意度持续提升。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生动实践,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探索。推动“一件事”改革向纵深发展,让政务服务更贴心、企业群众更暖心、高质量发展更安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