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关键时期,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任务,广大党员和年轻干部唯有强化履职担当,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事事落实到位"的执行力,才能在新时代的浪潮中勇立潮头,交出无愧于党和人民的优异答卷。
坚定信念,筑牢思想根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没有坚定的信仰,担当就失去了方向。在新时代的征程上,我们必须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确保各项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无论是乡村振兴一线的基层干部,还是科技创新前沿的科研工作者,只有心怀"国之大者",才能在大局中找准定位,在实干中践行初心。被誉为"当代愚公"的毛相林,带领村民历时七年,在绝壁上凿出八公里长的"天路",改变了村庄的命运;"燃灯校长"张桂梅扎根贫困山区教育一线,帮助数千名女孩走出大山。他们用行动证明,唯有信念坚定,才能在关键时刻站得出来、顶得上去。 真抓实干,破解发展难题 担当不是口号,而是行动。当前,我国经济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深化改革、科技创新、民生保障等领域仍有不少"硬骨头"要啃。如果遇到矛盾绕道走、碰到困难往后退,再好的蓝图也会落空。新时代的履职担当,就是要发扬钉钉子精神,一锤接着一锤敲,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提升能力,增强斗争本领面对复杂形势和艰巨任务,光有热情不够,更要有过硬本领。当前,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社会治理面临新挑战。如果知识储备不足、能力欠缺,就难以应对风险挑战。近年来,从数字经济到人工智能,从乡村振兴到社会治理,新领域新课题层出不穷。党员干部必须增强"八项本领"、提高"七种能力",在学中干、在干中学,努力成为各自领域的行家里手。只有练就"宽肩膀"、掌握"真本领",才能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履职担当是每一名党员干部的必答题。无论是乡村振兴中的扎根奉献,还是科技创新中的攻坚克难,都需要我们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踔厉奋发、勇毅前行。让我们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用担当诠释忠诚,用实干书写华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智慧和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