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3|回复: 0

破形式桎梏 筑治理根基: 基层减负赋能社区治理的三重路径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6

主题

0

回帖

32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32
发表于 昨天 09: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期,中办、国办印发的《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犹如一柄利剑直指基层治理中的沉疴痼疾。当"文山会海"占据基层干部大部分精力,当"痕迹管理"异化为目标本身,社区治理往往陷入"空转"困境。唯有破除形式主义桎梏,才能让基层治理回归服务群众的初心本源。
一、制度瘦身:为基层治理腾出服务空间
某街道干部的年度工作记录显示,全年参加会议237次,填写报表189份,而走访居民仅82次。这种荒诞的数据对比,折射出基层治理的制度性负担。《规定》明确要求精简文件会议、规范督查考核,为基层治理腾出"实干空间"。通过建立"三张清单"制度:权责清单划清边界,事务清单精简流程,负面清单遏制摊派,让基层干部从"表哥表姐"转变为"民生管家"。某社区试行"无会周"制度后,网格员每天多出2小时入户走访,解决下水道堵塞等民生问题23件,真正实现了"把时间留给群众"。
二、考核转向:让实绩成为治理标尺
传统考核体系中的"材料厚度"与"工作力度"往往不成正比。某社区为迎接检查,曾组织20余人连夜补齐3年台账,这种"造痕式"迎检暴露出考核机制的畸形。《规定》创新建立"三维考核"机制:居民满意度占50%、问题解决率占30%、制度创新占20%,倒逼治理重心下移。上海某街道推行"治理云平台",将12345热线数据、网格巡查记录、居民诉求自动生成"治理热力图",考核不再看台账厚度,而看问题解决的速度与温度。这种考核转向,让基层治理从"纸上谈兵"变为"实战演练"。
三、数字赋能:构建智慧治理新范式
形式主义往往与信息孤岛相伴而生。某社区干部吐槽:"同一个居民信息,要在街道系统、网格平台、防疫软件重复录入7次。"《规定》推动的"一网统管"建设,正在打破这种数据壁垒。杭州"城市大脑"社区版整合23个部门数据,实现"一次采集、多方共享";深圳推行"块数据"治理模式,将人口、房屋、企业等基础信息集成到三维地图,让基层干部通过手机端就能掌握社区全貌。数字技术不是要取代人文关怀,而是让服务更精准——当独居老人的用水数据异常,系统会自动预警社区工作者上门查看。
基层治理的实效,最终要体现在居民脸上洋溢的笑容里。当会议少了、报表薄了、数据活了,基层干部才能真正沉下身子、敞开心扉,在家长里短中感知民生冷暖,在柴米油盐里解决急难愁盼。这种从"形 式"到"实质"的转变,正是新时代基层治理现代化的生动写照。唯有持续破除形式主义,才能让社区治理的根基更深、底色更暖、成效更实。





上一篇:学习《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的感悟
下一篇: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 推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稿必读
1、任何抄袭文章禁止投稿,所有稿件必须原创,一经发现文章涉嫌抄袭,全网通报,并且永久拉黑
2、机动记者组即单位账号,在为本单位同事投稿时,务必确认该稿件是原创,如非原创本网将依法协助原著作者追究法律责任,并全网通报
3、独家专投版块稿件,均默认为作者只投稿时评在线一家,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4、请各位作者自觉遵守相关法律。 5、时政评论只能投稿到独家专投区,请勿投稿到其它任何板块,新闻稿件请投稿到新闻板块专区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绿益添商城 ( 渝ICP备16004013号-3 )

GMT+8, 2025-8-21 17:38 , Processed in 0.261967 second(s), 4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