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认真学习了《中共中央组织部关于在防汛抢险救灾中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通知》,字里行间涌动着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的深沉情怀,更彰显了党组织在危难时刻的中流砥柱作用。面对当前严峻的防汛形势,这份通知既是行动指南,更是冲锋号角,让我深刻体会到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在灾害面前的责任与担当。 领导干部的 "责任担当" 是防汛救灾的定盘星。“始终把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文件开宗明义,为我们锚定了根本坐标。当“七下八上”关键期遭遇台风多发期,洪涝地质灾害频发,通知反复强调“树牢底线思维、极限思维”,这如同敲响警钟:防汛是场与自然的硬仗,容不得丝毫麻痹。领导干部必须如履薄冰,将“人民至上”刻入骨髓,成为决策指挥的最高准则。唯有心中常怀敬畏与责任,才能真正把各项措施“落实落细”,织密守护生命的安全网。这让我明白,越是危急时刻,领导干部越要成为群众心中的 "主心骨",用扎实的行动筑牢安全防线。 基层党组织的 "战斗堡垒" 是守护群众的防火墙。通知中对受灾地区基层党组织的部署,生动诠释了 "守土尽责" 的深刻内涵。村(社区)网格作为 "前哨探头",在风险排查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当灾害来临时,党组织就是 "指挥部",党员就是 "排头兵"—— 从组建党员突击队到设置先锋岗,从转移涉险群众到安置受灾百姓,每一项工作都体现着 "应转尽转、应转早转" 的民生温度。特别是对新就业群体党员的动员,更展现了党组织广泛凝聚力量的智慧。这让我深切感受到,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就是抵御灾害的战斗力,就是守护群众的向心力。 组织部门的 "一线考察" 是激励担当的指挥棒。 “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在此刻有了最生动的注脚。通知要求党员干部“守土尽责、冲锋在前”,这既是对党性的严苛考验,亦是对“随时深入一线、加强现场指挥”的领导干部提出的标杆要求。无论是领导干部靠前指挥调度,还是村社党员带领群众奋力自救,抑或新就业群体党员就近参与,皆是“挺膺担当”精神的具象化。组织部门将防汛一线作为考察识别干部的“试金石”,在急难险重中检验初心与担当,更激励着党员干部在危难时刻勇于挺身而出,让党性在风雨洗礼中绽放出夺目光芒。 这份通知,是一面镜子,映照出党的力量源泉;更是一面旗帜,引领着前进方向。它让我深刻领悟:在守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战场上,每一个党员都是战士,每一个支部都是堡垒。唯有将“人民至上”融入血脉,让组织力量穿透风雨,方能以钢铁脊梁筑起最坚实的堤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