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云同志的基层智慧:新时代干部的不竭动力 在纪念陈云同志诞辰120周年之际,回望其伟大一生,其精神财富、领导经验和科学方法,尤其是蕴含的基层工作智慧,为新时代干部提供了丰厚滋养。基层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石,基层干部更需深学细悟陈云同志的思想精髓与实践品格,将其转化为服务群众、推动发展的强大力量。 铸牢政治灵魂,坚守信念与为民初心。陈云同志毕生将个人命运熔铸于党和人民事业,展现了无比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对党忠诚、为民服务的赤诚初心。身处基层,面对纷繁复杂的困难挑战和形形色色的诱惑考验,唯有像陈云同志那样,始终高擎信仰火炬,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铭刻于心、践之于行,才能在复杂环境中岿然不动。基层干部必须时刻把群众利益摆在首位,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以解决实际问题的具体行动,兑现对党忠诚、服务人民的庄严承诺。 把握工作生命线,恪守“唯实”与调查研究。陈云同志毕生倡导并身体力行“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交换、比较、反复”的“十五字诀”,这是其坚持实事求是、深入调查研究的生动写照。基层工作最忌脱离实际、闭门造车。不能仅凭上级指令或书本教条行事,必须扑下身子,深入田间地头、街头巷尾,掌握第一手真实情况。制定政策、推动工作,务必立足本地实际,广泛倾听群众心声,通过充分的“交换”意见、科学的“比较”分析、审慎的“反复”思考,方能形成切实可行的方案。例如发展乡村产业,决不能盲目跟风,必须深入调研土壤气候、市场需求等要素,因地制宜选择项目,才能真正确保农民增收、乡村发展。 淬炼实干本领,勇于担当与勤学善思。面对复杂严峻的形势与挑战,陈云同志总能挺身而出,以非凡的担当精神和解决问题的智慧化危为机。基层工作千头万绪,矛盾问题层出不穷,干部必须具备强烈的担当意识,遇事不推诿、不回避。对于群众诉求,要主动揽责,积极寻求破解之道。无论是乡村振兴中的基建短板、产业瓶颈还是人才困境,都需基层干部敢于碰硬,善于协调资源,推动问题实质性解决。同时,陈云同志在艰苦繁忙中仍“挤”时间刻苦学习的韧劲,启示我们能力提升永无止境。面对时代发展带来的新问题、新挑战,基层干部必须持续学习:深研党的理论政策以强政治素养,精进业务知识以提履职能力,掌握如数字化治理等新技能以顺应时代要求,不断锻造适应新时代基层工作的过硬本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