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暮与朝霞的对话:九旬济公给Z世代的信仰启示录
当游本昌老人布满岁月印记的手在入党志愿书上按下指印的那一刻,这枚迟暮之年的印记在社交媒体上激起千层浪。在“躺平”“内卷”成为青年口头禅的当下,这位九旬“济公”的入党选择,像一道穿越时空的闪电,击中了无数年轻灵魂最隐秘的焦虑——关于信仰,关于生命价值,关于在喧嚣时代如何安放自己的心灵。 游本昌爷爷的艺术生涯本身就是一部行走的信仰实践史。他塑造的济公形象早已超越角色本身,成为一种文化符号——那柄破扇摇动的不仅是嬉笑怒骂,更是对苍生疾苦的深切悲悯。他曾坦言:“济公的慈悲,是深入骨髓的。”这悲天悯人的情怀,与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在精神深处形成奇妙共振。当他在80岁高龄毅然变卖房产拍摄电视剧《弘一大师》时,那种“戏比天大”的执着背后,不正闪耀着“以文艺化导人心”的使命光辉?艺术于他,从来不是孤芳自赏的技艺,而是滋养民族灵魂、叩问生命价值的崇高道场。在短视频平台,他手持破扇、笑对人生的片段被剪辑成百万播放量的“心灵鸡汤”。年轻人在弹幕里感慨:“原来济公的破扇摇的不是风,是通透。”这柄破扇与鲜红党旗的相遇,恰似两个时代的信仰密码在历史长河中交汇。当Z世代在虚拟世界用“电子木鱼”缓解焦虑时,游老用九十二年的人生实践提醒我们:真正的精神安顿,不在虚拟道具的收集,而在现实价值的创造。 在当代青年面临“意义危机”的十字路口,游本昌的生命轨迹提供了另一种可能。当许多同龄人开始讨论“35岁退休计划”时,92岁的游老仍在学习使用“学习强国”APP;当消费主义与功利思潮侵蚀心灵,当“信仰焦虑”成为时代症候,这位九旬老人以澄澈如水的选择昭示世人:真正的信仰从不受生理年龄的禁锢,真正的精神追求更不会因岁月而止步。他曾在采访中动情道:“人生最重要的不是时间,而是方向。”此言掷地有声——当一个人始终追寻着有价值的方向,即使行至生命暮年,他的灵魂依然青春,依然充满力量。这恰如孔子所言“朝闻道,夕死可矣”的境界,其意义不在时间的早晚,而在生命最终找到了精神上的皈依与安顿。 游本昌的“迟暮入党”恰似一面对照青春的镜子。在年轻人被“年龄焦虑”追赶的当下,他92岁的新起点打破了所有关于“为时已晚”的迷思。他在采访中那句“活着就要创造价值”的朴素宣言,让无数被“社会时钟”裹挟的年轻人醍醐灌顶——原来生命的刻度从来不在生理年龄,而在精神高度。一位职场博主感慨:“游老让我们明白,青春不是某个年龄段,而是心灵持续燃烧的状态。” 当游本昌老人站在党旗下庄严宣誓的画面在网络流传,那布满皱纹却目光如炬的面容,恰似一座连接两个世纪的桥梁。在弹幕飞过“这才是真顶流”的戏谑中,在年轻人“破防了”的感叹里,我们看到了代际隔膜下涌动的情感共鸣。这位“济公”用生命最后的光焰昭示:无论身处哪个时代,青春真正的底色,永远是那簇为崇高理想而燃烧的火焰。 游老布满岁月印记的手按下的那枚指印,在历史长卷中化作一个滚烫的坐标——它标记着个体生命与崇高信仰相遇时的壮丽,更在无数年轻人心头点燃星火。当济公的破扇遇见新时代的党旗,当迟暮的智慧照亮青春的迷惘,我们终将懂得:信仰不是历史的遗迹,而是每个追寻生命意义者的终身修行;真正的青春永不凋零,只要心中那簇火焰仍在燃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