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三心”击溃“面子工程” 批评与自我批评作风是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把“批评”概括为:“我们分析一个事物,首先加以分解,分成两个方面,找出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不正确的,哪些是应该发扬的,哪些是应该丢掉的,这就是批评。”在工作中,面对一些“面子工程”,如何进行批评,是我们党员干部永远研究的课题。 以敢说实话的真心,刀刃向内“挖病灶“,真诚互评共成长。批评是进步的阶梯,是党保持活力的源泉。1942年毛泽东在《整顿党的作风》中首次指出:“我们反对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党八股,有两条宗旨是必须注意的,第一是‘惩前毖后’,第二是‘治病救人’。”在党的建设过程中,我们需要有说实话的真心,保持真诚的态度,用事实说话,不回避、不推诿,深刻剖析问题的根源和本质,勇于指出他人的错误和不足,帮助他人发现缺点、改正错误。通过互相批评,我们可以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并学习他人的优点和长处,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面对批评要有虚心接受批评的胸怀和气度,胸襟开阔、诚恳接受,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以敢动真格的诚心,直指要害“亮软肋”,实事求是敢担当。自我批评是党的优良传统之一。作为党员,我们需要有敢动真格的诚心,“检身若不及”的自觉,经常对照党的理论、对照党章党规党纪、对照初心使命、对照党中央部署要求,主动查找、勇于改正自身的缺点和不足。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和不足。在自我批评的过程中,我们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客观公正地分析问题,不夸大其词,不歪曲事实。同时,也要勇于承担责任,敢于担当。古代就有“吾日三省吾身”的思想,只有切实发现了自己的错误,才能不断地改造自我,提高自我,完善自我。 以敢见真效的决心,积极落实“当下改”,立行立改见成效。及时的落实机制,坚决改正的执行力,是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必要的保障。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改正错误,提高工作水平。因此,在发现问题后,我们需要有敢做的决心,认真对待,进行深入剖析,找到问题的根源。只有找准了根源,才能够对症下药,有效地解决问题。同时,我们要加强监督检查,对整改情况进行跟踪评估,确保整改效果得到巩固和提升。通过认真改正,我们可以更好地履行党员的职责和义务,为党和人民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