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1|回复: 0

以开放之姿拥抱世界,以改革之志引领未来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137

主题

0

回帖

583

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583
发表于 2025-7-24 09:58: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5年7月16日,《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系统阐释了新时代中国推进对外开放的战略方向与实践路径。文章以“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的历史辩证法为逻辑起点,深刻揭示了高水平对外开放与高质量发展、深层次改革、全球治理之间的内在联系,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经济全球化注入了中国智慧。
一、从“开放促改革”到“开放塑优势”的跨越
改革开放40余年来,中国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奇迹”与“社会长期稳定奇迹”,其密码正是“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从设立经济特区到加入世贸组织,从商品要素流动型开放到规则制度型开放,中国用开放倒逼体制机制变革,在融入世界经济的过程中实现了生产力跃升。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货物贸易总额突破43万亿元,连续7年稳居全球第一;实际使用外资超1.6万亿元,高技术产业占比达37.4%。这些成就印证了总书记的论断:“过去中国经济发展是在开放条件下取得的,未来实现高质量发展也必须在更加开放条件下进行。”当前,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加速重构,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深度交织。中国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既是应对外部不确定性的战略选择,更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必由之路。例如,海南自由贸易港实施“零关税”清单、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等制度创新,2024年货物进出口同比增长15.3%,服务贸易占对外贸易比重提升至22.1%,展现了制度型开放的强大动能。
二、构建“双循环”与制度型开放的双轮驱动
文章明确提出“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的战略定位,这要求我们既要夯实国内产业基础,又要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在浙江义乌,全球最大的小商品市场通过“市场采购+跨境电商”模式,将国内供应链与海外仓网络深度对接,2024年出口额突破5000亿元,其中跨境电商占比超40%。这种“以内促外、以外强内”的实践,正是新发展格局的生动写照。制度型开放是高水平开放的核心标志。中国主动对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等高标准规则,在数据流动、知识产权、政府采购等领域开展压力测试。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推行“六特七机制”,允许外资企业参与新型基础设施投资,率先试点数据跨境流动分类分级管理。这些探索不仅优化了营商环境,更推动中国从“规则跟随者”向“规则制定者”转变。
三、推动经济全球化向普惠包容方向演进
面对单边主义与保护主义逆流,中国始终高举多边主义旗帜。文章强调“反对‘筑墙设垒’‘脱钩断链’”,这体现在三个维度:一是深化区域合作,中欧班列累计开行突破10万列,联通欧洲25国223个城市;二是拓展全球伙伴关系,与29个国家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2024年对共建国家进出口增长7.2%;三是参与全球治理,在数字经济、绿色发展等领域提出中国方案。例如,中国与东盟签署《数字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协定》,推动跨境数字支付、智能物流等标准互认,为区域经济注入新动能。特别值得关注的是,中国在开放中始终坚守安全底线。文章提出“越开放越要重视安全”,这要求我们建立风险预警机制,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在芯片、生物医药等关键领域,中国通过“揭榜挂帅”机制培育本土创新主体,同时吸引外资设立研发中心,形成“竞争+合作”的良性生态。
四、以开放凝聚人类命运共同体共识
从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到创设亚投行,从举办进博会到达成《中非合作2035年愿景》,中国始终将自身发展置于全球坐标系中。文章重申“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的创新发展,更是对“文明冲突论”的有力回应。在刚果(金)科卢韦齐矿区,中国企业采用“矿山+社区”共建模式,将资源开发与教育、医疗等民生项目结合,使当地居民收入增长3倍,成为南南合作的典范。
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中国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既是对历史经验的总结,更是对未来趋势的把握。正如文章所指出的:“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这扇门,通向的是更高质量的经济发展、更深层次的改革突破、更广泛的全球共赢。当开放的中国与世界同频共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未来必将更加光明。





上一篇:八项规定:领航时代的作风航标
下一篇:八项规定:铸就作风的时代丰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稿必读
1、任何抄袭文章禁止投稿,所有稿件必须原创,一经发现文章涉嫌抄袭,全网通报,并且永久拉黑
2、机动记者组即单位账号,在为本单位同事投稿时,务必确认该稿件是原创,如非原创本网将依法协助原著作者追究法律责任,并全网通报
3、独家专投版块稿件,均默认为作者只投稿时评在线一家,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4、请各位作者自觉遵守相关法律。 5、时政评论只能投稿到独家专投区,请勿投稿到其它任何板块,新闻稿件请投稿到新闻板块专区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绿益添商城 ( 渝ICP备16004013号-3 )

GMT+8, 2025-8-22 00:23 , Processed in 0.266741 second(s), 4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