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坚持从抓作风入手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把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要求进一步落实到位。党的作风是党的形象,是观察党群关系的“晴雨表”,是衡量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标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以“八项规定”为切入点,持之以恒纠“四风”、树新风,推动作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但正如古人所言:“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作风建设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 修己以正心,以党性修养筑牢作风根基 《礼记》有云:“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作风建设的根本,在于党性修养的提升。党员干部如果理想信念动摇、思想防线失守,作风问题就会层出不穷。要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做到“学而思、思而信、信而行”。要常修常炼党性教育,把党章党规党纪作为“必修课”,把红色教育、廉政教育作为“常修课”,在“吾日三省吾身”中校准思想偏差,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唯有“正其心”,方能“诚其意”,唯有“诚其意”,方能“正其行”。 笃行以立身,以实干担当锤炼过硬作风 《荀子·劝学》有言:“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作风好不好,关键看行动实不实。作风建设不能只停留在口号上,必须体现在履职尽责、服务群众的具体行动中。要坚决破除“表态多调门高、行动少落实差”的形式主义,杜绝“门好进、脸好看、事难办”的官僚主义。要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拿出“钉钉子精神”一项一项抓整改,发扬“绣花功夫”一件一件促落实。要强化责任意识,做到“在其位谋其政、任其职尽其责”,在真抓实干中锤炼作风,在攻坚克难中砥砺担当。唯有“行胜于言”,方能“立身行道”。 为民以验效,以群众满意检验作风成色 《尚书》曰:“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作风建设成效如何,最终要由群众来评判。群众的眼睛是“显微镜”,更是“放大镜”。作风改得怎么样,群众最有发言权。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群众满意作为衡量工作的根本标准。要深入基层、深入一线,听民声、察民情、解民忧,做到“群众想什么,我们就干什么”。要健全群众参与、群众监督、群众评价机制,把整改成效交给群众打分,让群众成为作风建设的“阅卷人”。唯有“与民同心”,方能“政通人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