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央八项规定不是五年、十年的规定,而是长期有效的铁规矩、硬杠杠。”新征程深化作风建设,需以思想固本筑牢根基、监督创新织密防线、民生检验彰显实效,让铁规禁令融入治理肌理、润泽民心。 立根固本铸魂,夯实思想“压舱石”。思想是行动的总开关。针对部分干部对纪律规矩存在“弹性空间”的认知偏差,需推动纪律教育走深走实。虚实结合强浸润。线上开设廉政“掌上课堂”,定期推送隐形“四风”警示动画,用3分钟短视频讲清一顿饭、一张卡的危害;线下组织参观警示教育基地,在监狱会见室、庭审现场开展实景教学,让震慑直抵心灵;精准滴灌提实效。分层施教重精准。编印《八项规定风险防控情景手册》,针对接待宴请、差旅报销等12类场景图解“可为与不可为”;文化浸润养廉心。在办公楼道设置“纪律警示镜”,标注“衣冠可整、廉心常鉴”。这套“精准化+场景化+渗透式”教育体系,推动干部从“不敢逾矩”向“不愿逾矩”深化转变,真正铸牢拒腐防变的思想堤坝。 创新监督机制,织密制度“防护网”。作风建设重在抓常抓长,必须将监督嵌入日常工作肌理。构建常态化监督网格。将监督关口前移,建立干部履职“全周期”纪实制度,通过工作日志、民生实绩、群众反馈三本台账动态画像。开发履职效能评估系统,自动标记进展滞后项目、超期未办事项,实现“进度亮黄灯、问题发提醒”的精准预警;拓展多元化监督渠道。在政务服务窗口设立“作风观测点”,办事群众扫描二维码即可匿名评价服务质效;聘请社区老党员、企业代表担任“作风观察员”,实行“月度会诊”机制;开通部门间“监督直通车”,下级单位可对重复报表等负担在线发起联合申诉。深化预防性监督机制推行新任干部“廉洁防护三步法”。任职前廉政风险自评、上岗后履职承诺公示、满半年跟踪问效评估。针对项目审批、资金管理等高风险岗位,实行“双人双锁”监督制,引入第三方机构定期审计关键流程。这套“纪实预警+群众参与+源头防护”的常态化监督体系,使苗头性问题止于萌发、显性问题及时纠偏,让监督真正成为干部廉洁履职的“防护网”。 人民阅卷验成效,架起民生“连心桥”。作风建设成效最终要体现在群众获得感上,必须畅通民声转化渠道。打通民声响应通道,整合12345热线与纪检监督平台构建智能预警机制,对群众重复反映的的问题自动生成专项督查单,推行“线上诉求分办+线下提级督办”闭环处置模式;推行“首办负责制”,建立群众诉求“接诉—督办—反馈”全链条机制,将逾期未办结事项纳入纪检专项督查;创新“民生成果可视化”展示,在政务服务大厅设置“作风转变民生榜”,用改造前后的老旧小区实景图、道路拥堵指数变化曲线等具象化呈现整治成效。当群众的“不满意件”转化为干部的“整改清单”,当街巷的“堵点痛点”转化为百姓的“幸福亮点”,作风建设才真正踩准时代鼓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