饕餮之欲,国体之患
近日,某县干部在豪华会所中觥筹交错、珍馐满席的图片引发众怒,盘中龙虾触须尚在微微颤动,桌下却是群众艰难生活的现实。这类违规吃喝问题表面似小宴微醺,实则如噬心之蚁,悄然侵蚀政治根基与公信力,其害之深,远超饕餮之口腹。
违规吃喝首先蚕食着政治公信力的基石。当干部在杯盘狼藉中推杯换盏,群众眼中映照的却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古老叹息。在每一张铺张浪费的餐桌上,在每一次推杯换盏的豪饮里,群众对干部的信任便在无声中坍塌一分。如古人所言:“去民之患,如除腹心之疾。”民心是执政之本,若让公款吃喝的浊浪不断冲刷,公信力的堤坝终有崩塌之日。那“酒杯虽小淹死人”的谚语,道尽了几多沉痛教训。
其次,违规吃喝屡禁难绝,正显现“四风”问题的顽固与变异。从昔日“酒桌文化”到如今“精致走账”和“一桌餐”,违规吃喝之变种如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西晋石崇以“蜡烛代薪”的斗富奢靡,终在历史长河中化为警示败亡的泡影。而如今违规吃喝的隐蔽化、奢侈化倾向,若不加警惕,同样会无声无息地让制度堤防溃于蚁穴。当茅台酒瓶倒映出某些扭曲的面容,我们岂能不以史为鉴?
欲真正铲除违规吃喝的土壤,需制度“长牙”、监督“带电”,并根植于干部内心的价值认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如第一刀,已劈开积弊;而今仍需持续强化“科技+制度”监督体系,让违规吃喝无所遁形。更重要的是培植新时代的“饮食伦理”——孔子“饭疏食饮水”的朴素境界与“一箪食,一瓢饮”的精神追求,才是真正能抵御饕餮之欲的精神堤坝。当“俭,德之共也”成为深入骨髓的信念,方能在觥筹交错间守住政治生命的清白。
“堤溃蚁穴,气泄针芒”。违规吃喝非小宴微醺,实为腐蚀国体之毒液。唯有制度之刚与信念之韧并举,让“舌尖腐败”失去滋生的土壤与空间,我们才能守住民心这最大政治。当每一滴酒都映照出清廉本色,每一餐饭都凝聚着为民初心,那才是公信力的真正长城,才是政治伦理的巍巍丰碑。
宝恒-倪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