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1|回复: 0

明确吃喝红线 严守纪律底线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40

主题

0

回帖

164

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164
发表于 昨天 14: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明确吃喝红线 严守纪律底线
在全面从严治党的时代浪潮中,党风廉政建设与作风建设始终是关键议题。近期,中央明确公职人员违规吃喝认定标准,这一举措如一声嘹亮警钟,在公职人员队伍中敲响,为净化政治生态、维护党和政府形象注入了强大动力,也彰显了党坚决向违规吃喝等不良风气 “亮剑” 的决心。

厘清人员关系,把好 “交往关”
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公职人员的社交活动本无可厚非,与家人、挚友相聚,是维系情感的必要之举。然而,一旦社交关系涉及到工作中的利害关联,便需慎之又慎。中央认定标准清晰指出,下属、下级单位、企业、管理和服务对象,这些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宴请,公职人员一概不能接受。无论何种缘由,无论于何处就餐,只要是这类人员的宴请,接受便等同于违纪。这一规定犹如一道坚固堤坝,阻挡了利益输送借 “饭局” 渗透的暗流,确保公职人员在人际交往中,始终坚守原则,不被别有用心的 “热情” 所裹挟,维护工作的公正性与严肃性,让权力在纯净的环境中运行。

辨别地点性质,筑牢 “场所关”
吃喝地点的性质,是判定违规吃喝的重要因素。私人会所或具有私人会所性质的场所,犹如纪律的 “雷区”,公职人员一旦涉足,无论与谁同席,无论费用由谁支付,无论是否影响执行公务,均属违规。这类场所往往具有隐蔽性、高档性,容易沦为滋生腐败的温床。中央明确这一点,就是要斩断违规吃喝企图借私密场所逃避监督的 “黑手”。公职人员应时刻保持警惕,远离这类不良场所,不仅要做到自身不踏入,对于身边可能存在的类似违规行为,也应及时劝阻、监督,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交与工作环境。

明晰钱款来源,守牢 “支付关”
钱款来源,堪称认定违规吃喝问题的核心要素。“假公务真吃喝”,打着公务活动的幌子,实则用公款支付吃喝费用,让公务沦为满足私欲的遮羞布;“真公务超界限”,虽确有公务活动,但在接待过程中,超标准、超范围安排,借机大吃大喝,挥霍公共资源。这两种行为严重损害了公共利益,败坏了党风政风。公职人员要深刻认识到,每一笔公款都来自人民的辛勤付出,必须用在刀刃上。在公务接待等活动中,严格遵循相关规定,规范费用支出,杜绝任何形式的违规公款吃喝,确保每一分钱都花得合规、透明。

中央明确公职人员违规吃喝认定标准,为广大公职人员提供了清晰的行为准则。这不仅是对违规吃喝行为的有力遏制,更是对公职人员的保护与关爱。在未来的工作与生活中,公职人员应将这一标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时刻以高标准严要求约束自己。各级党组织和监督部门,也应持续强化监督检查,确保认定标准落地生根,让违规吃喝现象无所遁形。唯有如此,才能进一步营造廉洁从政的良好氛围,凝聚起党心民心,为国家事业的蓬勃发展保驾护航,在新时代征程中书写清正廉洁的崭新篇章。






上一篇:党员数量攀高峰 组织建设启新程
下一篇:以作风建设为笔,绘就全面从严治党新画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稿必读
1、任何抄袭文章禁止投稿,所有稿件必须原创,一经发现文章涉嫌抄袭,全网通报,并且永久拉黑
2、机动记者组即单位账号,在为本单位同事投稿时,务必确认该稿件是原创,如非原创本网将依法协助原著作者追究法律责任,并全网通报
3、独家专投版块稿件,均默认为作者只投稿时评在线一家,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4、请各位作者自觉遵守相关法律。 5、时政评论只能投稿到独家专投区,请勿投稿到其它任何板块,新闻稿件请投稿到新闻板块专区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绿益添商城 ( 渝ICP备16004013号-3 )

GMT+8, 2025-7-1 20:07 , Processed in 0.246624 second(s), 4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