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组织部部长石泰峰在甘肃舟曲调研时强调,从严从实抓好学习教育,着力推动解决突出问题。这一要求为基层党组织开展学习教育指明了方向,凸显了以“严”的标准和“实”的举措破解发展难题、提升工作质效的重要性。 理论学习要“去虚火”,让“思想之钙”融入血脉。 “欲事立,须是心立。”当“学习强国积分打卡”成为日常、专题党课从“台上讲”变为“互动谈”,这种沉浸式学习正在打破“填鸭式”教育的桎梏。但更值得关注的是:个别支部把“学文件”等同于“悟精神”,将“写心得”异化为“抄范文”,让学习教育流于表面。石泰峰部长强调的“从严从实”,恰是破解这一困境的密钥。唯有以“严”的标准压实学习责任、以“实”的举措深化教育成效,才能让理论学习摆脱表面化、碎片化陷阱,切实杜绝“走过场”、“搞形式”,让学习教育真正成为锤炼党性、改进作风的“磨刀石”。 作风建设要“动真格”,让“八项规定”成为行动自觉。 中央八项规定实施十余年,仍有“变相公款吃喝”、“指尖上的形式主义”等新变种。但在一些基层单位,“多会合一”让会议从“三小时马拉松”缩至“半小时干货汇”,还有企业开启“无纸化办公”使文件流转效率迅速提升。这种精准实施的智慧,恰是对“四风”问题的精准打击。近年来,作风问题收到广泛重视,各地都以问题为导向开展专项整治,企业组织案例剖析研讨会,通过“用身边案教育身边人”的方式,让纪律规矩从“墙上制度”变成“心里戒尺”。 问题整改要“见真章”,让“学用转化”赋能发展大局。 学习教育的成效最终要体现在解决实际问题、推动工作发展上。成效如何,关键看“问题清单”有没有变成“成效清单”。只有在重点项目攻坚、客户服务提升等工作中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才能推动党建与业务同频共振。通过实打实的问题整改,公司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转化为服务群众、推动发展的实际行动,切实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让“纸面承诺”真正落地为“实地变化”。当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项目提前竣工、客户投诉率下降等硬指标时,才真正彰显了作风建设的“经济价值”与“民生温度”。 学习教育不是“一阵风”,作风建设没有“休止符”。唯有以“严”的基调拧紧责任链条,以“实”的举措解决真问题,才能让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在基层落地生根,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红色动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