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党员管理,筑牢党的根基 党员是党的肌体“细胞”、活动“主体”,党员队伍管理成效直接关乎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当下,党员队伍日益壮大,结构更趋多元,强化党员管理、提升管理质效,已然成为夯实党建根基、助力事业发展的关键之举。 党员管理是维护党的先进性与纯洁性的“安全阀”。党的先进性并非与生俱来、一劳永逸,需靠持续严格管理维系。从战争年代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严明党员行为,到和平时期以系列党内法规整饬队伍作风,不难发现,唯有将纪律规矩挺在前面,对违规违纪行为“零容忍”,及时清除队伍中的“害群之马”,方能让党的先进性、纯洁性永不褪色。同时,党员管理是提升党员素质能力的“助推器”。身处知识快速迭代、形势瞬息万变的时代,党员要想紧跟时代步伐、胜任岗位工作,离不开持续学习与培训。通过开展政治理论学习、业务技能培训,促使党员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提升服务群众、推动发展的本领,真正成长为党和人民信赖的先锋模范。 不可否认,当前党员管理工作在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也面临一些挑战。一方面,流动党员管理难度大。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口流动愈发频繁,流动党员数量持续攀升。他们分布地域广泛、从业领域多样,组织关系转接不及时、参加组织生活不便等问题突出,给管理带来诸多难题。另一方面,党员教育管理的针对性、实效性有待提升。部分党组织开展党员教育时,存在“一刀切”“一锅煮”现象,教育内容脱离党员实际需求,形式单一枯燥,难以激发党员学习积极性,导致教育效果大打折扣。 面对这些问题,必须精准施策,切实提升党员管理水平。要严格党员发展流程,从源头上保证党员质量。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细化考察指标,对入党申请人、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进行全方位、多层次考察,将动机不纯、品行不端者坚决拒之门外。同时,规范发展程序,加强对发展党员各个环节的监督,确保党员发展公开透明、公正合规。创新党员教育形式,增强教育吸引力与实效性。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搭建线上学习平台,打造“指尖上的课堂”,打破时间与空间限制,方便党员随时随地学习。结合不同领域、不同岗位党员特点,实施“精准滴灌”式教育,量身定制个性化课程,让教育内容更贴合党员需求。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组织党员开展实践锻炼、志愿服务等活动,在实践中深化学习成果,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强化流动党员管理,让流动党员 “离乡不离党、流动不流失”。流出地与流入地党组织应加强沟通协作,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及时掌握流动党员动态。利用社交软件,定期推送学习资料,组织线上交流,确保流动党员学习教育不断档。在流动党员相对集中的区域,探索建立流动党员党组织,为他们提供组织活动场所,让流动党员有“家”可依。 党员管理工作任重道远,关乎党的事业兴衰成败。各级党组织务必高度重视,以更加务实的举措、更加严谨的态度,抓实抓细党员管理工作,打造一支信念坚定、素质优良、纪律严明、作用突出的党员队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