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上海考察时强调,上海肩负着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历史使命,要抢抓机遇,不断增强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和高端产业引领功能,加快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当前,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正加速发展,为上海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了广阔空间和重要契机。上海要从强化技术策源、优化创新生态、激发青年活力三个方面,努力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勇挑重担、奋发作为。 强化技术策源,打造核心竞争力 夯实基础研究,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加强原始创新能力,是提升科技创新策源能力的根本所在。要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力度,围绕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开展长期稳定研究。同时,聚焦“卡脖子”问题,组织联合攻关,力争在关键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构建协同机制,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鼓励龙头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通过政策引导、平台搭建等方式,促进科研机构与产业界高效对接,形成协同创新的强大合力。拓展应用场景,释放技术应用潜力。坚持以需求牵引技术创新,推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制造、医疗、教育、交通等领域深度应用。依托“模速空间”等孵化平台,探索更多示范场景,让先进技术成果更快落地见效,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模式。 优化创新生态,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完善政策体系,加大支持力度。健全覆盖全链条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在项目资助、税收优惠、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持续发力。加强对初创企业的扶持,降低创新创业成本,增强市场主体信心,营造有利于科技型企业成长的良好环境。集聚优质资源,提升服务能级。加快布局一批高水平研发平台、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和中试基地,提升科技服务能力。强化数据、算力、人才等要素保障,打造集研发、孵化、转化于一体的创新生态链,吸引更多高端项目和人才落户上海。深化开放合作,融入全球网络。主动对接国际科技前沿,积极参与全球科技治理。加强与世界知名高校、科研机构和跨国企业的合作交流,推动建立国际化创新合作机制,不断提升上海在全球科技格局中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激发青年活力,汇聚创新发展动能 培育青年人才,厚植成长沃土。青年是科技创新的主力军。要加强高校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培养复合型、创新型科技人才。实施青年科学家计划,设立专项基金,支持优秀青年科研人员承担重大科研任务,助力其快速成长。搭建创业平台,释放创造潜能。建设更多高质量孵化器、众创空间,为青年创业者提供良好载体。通过举办创新创业大赛、技术沙龙等活动,激发青年创新热情,营造崇尚创新、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让更多年轻人敢想敢试、勇于突破。强化价值引领,凝聚奋进力量。坚持立德树人,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引导广大青年树立家国情怀,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中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跑好属于新时代的接力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