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世界,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风起云涌,科技创新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也是国际竞争的焦点所在。在此背景下,上海加快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不仅是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更是服务国家战略、提升国家竞争力的关键之举。 上海具备建成全球科技创新高地的坚实基础。作为我国经济中心城市,上海拥有丰富的数据资源、完备的产业体系和广阔的市场空间。在人工智能领域,上海“模速空间”大模型创新生态社区便是生动例证。这里汇聚了100余家创新企业,形成从技术研发到产业落地的完整生态链,通过大模型产业生态体系孵化人工智能产业,取得显著实效。此外,上海还拥有众多世界一流的大学和科研机构,为科技创新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撑。这些优势资源为上海在科技创新领域抢占先机、赢得主动提供了有力保障。 加快建成科技创新高地,上海需以服务国家战略为牵引。国家战略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导向,上海应将自身发展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围绕国家重大需求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在人工智能领域,上海要加大探索力度,在基础理论、方法、工具等方面不断取得新突破,集中力量攻克高端芯片、基础软件等核心技术,为我国人工智能产业自主可控发展贡献力量。同时,上海还应发挥高端产业引领功能,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培育壮大人工智能产业,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注入创新动能。 人才是科技创新的核心要素,上海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在“模速空间”,总书记与青年创新人才亲切交流,鼓励他们怀爱国之心、立报国之志,把个人奋斗同国家前途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这充分体现了人才在科技创新中的关键作用。上海应建立健全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人才评价机制,实施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打造全球一流科技创新人才向往集聚地。同时,要优化创新生态,构建“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容错免责机制,鼓励科研人员大胆探索,挑战未知,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一往无前。 科技创新不仅需要内部的努力,还需要开放的合作。上海应加强与国内外其他城市的交流合作,积极参与全球创新网络。借鉴旧金山、波士顿等全球主要科技创新中心城市的成功经验,构建涵盖多元化创新主体、整合资源的创新平台、开放包容的创新环境等三层次的创新生态体系。通过加强产学研深度协同,推动政府、企业与高校形成闭环生态,加速技术迭代和商业化应用;通过发展风险投资,为初创企业提供资金与管理指导,形成科技创新良性循环;通过培育开放包容的文化基因,接纳多元背景人才,促进创新资源良性发展。 加快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上海使命在肩、责任重大。我们要牢记总书记的嘱托,以只争朝夕的紧迫感、舍我其谁的责任感,抢抓机遇、勇挑重担,不断增强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和高端产业引领功能,在全球科技创新舞台上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为我国建设科技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