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方小澜 于 2025-5-20 15:35 编辑
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科技创新的重要性愈发凸显。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强调,上海要加快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这不仅为上海发展指明方向,也为全国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提供战略指引,深刻影响着中国未来发展格局。 加快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是时代赋予的使命。当今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全球竞争日益激烈,科技创新已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关键因素。我国要在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必由之路。上海作为我国经济、科技和金融中心,在科研实力、产业基础、人才资源和国际化程度等方面优势显著,承担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的重任,既是国家战略需要,也是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这不仅有助于上海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更能为全国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区域协同创新,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是关键。科技创新策源功能是指一个地区在基础研究、关键核心技术突破、重大科学发现等方面具备强大能力,能够为产业创新和经济发展提供源头支撑。上海应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投入,优化科研资源配置,吸引和培育顶尖科研人才和团队,鼓励科研人员开展原创性、引领性研究,在人工智能、生物医药、集成电路等前沿领域和关键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还要加强科研机构、高校和企业之间的协同创新,构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创新生态系统,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应用,让科技创新成果真正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例如,上海“模速空间”大模型创新生态社区,通过打造人工智能大模型专业孵化和加速平台,已入驻企业100余家,在人工智能技术研发和产业应用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为增强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发挥积极作用。 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是核心。科技创新的最终目的是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上海要发挥自身产业基础雄厚的优势,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如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增长极。同时,要加强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总结好以大模型产业生态体系孵化人工智能产业等成功经验,加大探索力度,推动人工智能在各行业的广泛应用,提升产业生产效率和竞争力。像特赞科技作为人工智能“北斗七星”的七家标杆企业之一,在人工智能赛道成绩斐然,其内容生态聚集大量创作者,核心技术申请多项专利,为众多企业提供数智化解决方案,实现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有效融合。 人才是科技创新的根本。科技创新离不开高素质人才的支撑。上海要加强人才引育,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吸引全球优秀科技人才汇聚。一方面,要加大对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支持力度,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为科技创新储备人才。另一方面,要完善人才激励机制,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和科研条件,鼓励人才创新创业,让人才在科技创新中充分发挥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工智能是年轻的事业,也是年轻人的事业”,广大青年应怀爱国之心、立报国之志、增强国之能,把个人奋斗同国家前途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在科技创新中绽放青春光彩。例如,上海创智学院首届博士生吴昌鲡,结合手头科研项目,致力于智能无人机群研究并推进产业化落地,体现青年人才在科技创新中的担当。 加快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上海乃至全国的共同努力。我们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以服务国家战略为牵引,抢抓机遇,勇于创新,不断增强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和高端产业引领功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科技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