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明确指出:“上海要抢抓机遇,以服务国家战略为牵引,不断增强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和高端产业引领功能,加快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这一重要讲话,既是对上海科技创新实践的充分肯定,更是对新时代中国科技自立自强的战略擘画。在全球科技竞争白热化、产业变革加速演进的今天,上海这座“东方明珠”正以科技创新为笔,书写着从“跟跑”到“领跑”的壮丽篇章。 科技创新是城市发展的“基因密码”:上海的科技创新基因,早已深植于城市血脉之中。习近平总书记此次考察的“模速空间”大模型创新生态社区,正是上海科技创新生态的缩影。100余家人工智能企业在此集聚,从智能眼镜到儿童教育机器人,从智能乐器到工业自动化解决方案,琳琅满目的创新产品彰显着技术赋能产业的无限可能。总书记亲身体验智能眼镜时强调:“我国数据资源丰富,产业体系完备,市场空间巨大,发展人工智能前景广阔。”这一论断,既是对上海实践的认可,更是对全国科技创新方向的指引。科技创新是破局突围的“关键一招”:当前,全球科技竞争已进入“深水区”。美国对华技术封锁加剧,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前沿领域成为博弈焦点。在此背景下,上海加快建成全球科技创新高地,不仅是城市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维护国家科技安全、提升国际话语权的战略选择。上海对标“基础研究—技术创新—产业转化”这一模式,强化两大核心功能:一是科技创新策源功能,聚焦“卡脖子”技术攻关,推动原始创新突破;二是高端产业引领功能,以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等产业为抓手,打造万亿级产业集群。“模速空间”通过构建“技术研发—产业场景—创业孵化”全链条生态,已孵化出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硬核科技企业,这正是上海策源功能的生动体现。科技创新是时代青年的“星辰大海”:在“模速空间”的沙龙上,习近平总书记与青年创新人才亲切交流,寄语他们“怀爱国之心、立报国之志、增强国之能”。这一嘱托,既是对青年科技工作者的殷切期望,更是对科技创新本质的深刻揭示——科技强国之路,从来不是冰冷的实验室数据,而是无数科研工作者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命运的热血实践。在这片充满活力的热土上,上海正以“敢为天下先”的魄力,书写着科技创新的“中国方案”。从黄浦江畔到全球舞台,从实验室到生产线,上海的每一次技术突破,都在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澎湃动力。科技创新,是照亮未来的灯塔,是穿透迷雾的利剑。在总书记的指引下,上海这座“创新之城”正以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向着全球科技创新高地奋勇迈进。这不仅是上海的使命,更是中国向世界科技强国迈进的必由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