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三力”筑牢八项规定落实之基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八项规定如激浊扬清的“手术刀”,精准切除作风积弊,重塑党政机关清风正气。面对这一新时代作风建设的“刚性标尺”,我们以“思想定力、制度耐力、监督效力”为支点,构建起“学、做、督”三位一体的落实体系,让八项规定精神在基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一、以思想定力固本,让“严”的意识入脑入心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唯有从灵魂深处筑牢拒腐防变的堤坝,才能让八项规定成为自觉遵循。结合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作风建设的新要求,开展“八项规定再学习”专题研讨,确保全员吃透精神实质;以“理想信念是否坚定、宗旨意识是否牢固、纪律观念是否过硬”为标尺,开展自我检视,建立“作风建设问题清单”,明确整改方向;在讨论悟中,围绕“作风建设与高质量发展”“严守纪律与主动作为”等主题开展大讨论,引导干部职工深刻认识到八项规定不是“松紧带”而是“铁规矩”,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从思想深处筑牢抵制“四风”的堤坝。 二、以制度耐力塑形,让“实”的举措落地落细 制度是管根本、管长远的。制度的价值在于“长牙”,作风的改变在于“长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必须以“制度耐力”破解“四风”顽固性,通过“精准立规、刚性执规、动态修规”,将纪律要求转化为可操作、可监督、可追溯的流程规范,让制度成为永不生锈的“螺丝钉”,在长期坚守中塑成作风建设的“钢筋铁骨”。 三、以监督效力增效,让“紧”的态势常态长效 监督是落实的“助推器”。通过构建“党内监督+群众监督+科技监督”立体网络,让违规行为无处遁形。将监督“探照灯”交给人民群众,形成“人人参与监督、监督惠及人人”的良性互动。通过监督力量的协同发力,使八项规定落实情况始终处于“阳光之下”,既让违规者受到震慑,更让执行者明确边界,以监督“增效”推动作风“长效”,真正让铁规禁令成为带电的“高压线”。。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落实八项规定没有“休止符”。回顾实践历程,我们深刻体会到:唯有以思想“铸魂”,才能校准行动方向;唯有以制度“立规”,才能铲除积弊土壤;唯有以监督“护航”,才能巩固治理成效。站在新的起点上,我们将持续发扬“钉钉子”精神,把八项规定作为“镜子”常照自身、作为“尺子”严量言行,让清风正气成为干事创业最鲜明的底色,为高质量发展凝聚磅礴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