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作风就是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决定着党和国家事业的兴衰成败。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强调“始终坚持零容忍,把中央八项规定作为铁规矩、硬杠杠,严肃查处顶风违纪、隐形变异的‘四风’问题”。当前,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但形势仍然严峻复杂,仍有不少党员干部政治意识缺失,特权思想严重,置纪法规定于不顾,翻新花样搞“四风”。纪检监察干部尚需保持“一步不停歇、半步不退让”的坚韧执着,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驰而不息推进党的作风建设。 在学习教育上下足“硬”功夫,推进作风建设。当前,全党正在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明确提出“以作风建设新成效推动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这为开展学习教育推进作风建设指明了方向。中央八项规定不是简单的行为规范,而是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的标志性举措。对党员干部来讲,作风问题本质上是党性问题。要抓好一隅的作风建设,就要建好党员干部党性教育学习机制,将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作为一项常态化重点任务。同时,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原则,以思想理论为引领,强化实践历练,把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作为检验“四个意识”“两个维护”的试金石,引导党员干部深刻领悟“作风问题无小事”的政治深意,深刻把握“由风及腐”的演变规律,以政治判断力精准识别“四风”隐形变异问题,推动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地见效。 在严查严纠上下足“硬”功夫,保障作风建设。近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公布了2025年2月全国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汇总情况。当月,全国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11459起,批评教育和处理15209人,其中党纪政务处分9292人。数据表明,腐败行为必将受到严惩。这就需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充分发挥专责监督作用,建立健全常态化监督机制,织密监督网络,充分发挥党内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等力量,运用大数据、信息化等手段,整合税务、市场监管等部门数据资源,聚焦突出问题加强监督执纪,对公款吃喝、违规发放津补贴、违反使用公车等问题进行数据比对分析,精准发现问题线索,特别是针对重要“节点”,针对重点行业部门开展专项纠风行动,形成震慑效应,实现对作风问题“八小时之外”的“硬”监督。同时,还应加强日常监督,通过“12388”举报电话、“监督一点通”、线下举报等途径,对涉及作风建设的投诉和举报及时核查、及时回复。 在常态长效上下足“硬”功夫,巩固作风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以钉钉子精神坚持纠治“四风”,坚持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重点整治什么问题,取得了历史性成就。然而“四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反复性,且随着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深入推进,四风问题不断隐形变异,呈现出新的阶段特点。例如,一些干部为规避监管,将违规吃喝从酒店、室外转移到内部食堂、私人住宅等,企图掩人耳目。纪检监察机关要紧跟“四风”问题的演变趋势,不仅要准确把握“四风”问题地区性、行业性、阶段性特点,抓住普遍发生、反复出现的问题深化整治;还要紧跟“四风”问题的演变趋势,针对不同地区、不同领域、不同行业、不同层级的“四风”新表现新特征,采取针对性措施,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同时把查处的“四风”问题同深化改革结合起来,以马不离鞍、缰不松手的定力持续深化纠治“四风”,及时堵塞制度漏洞,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 纪检监察机关要以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为指引,持之以恒、久久为功,不断在学习教育、严查严纠、常态长效上下足“硬”功夫,持续巩固和拓展作风建设成果,以优良的党风政风凝聚党心民心。 作者:简阳市纪委监委 毛佳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