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看望了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的民盟、民进、教育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听取意见和建议。他强调,新时代新征程,必须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对教育、科技、人才的需求,强化教育对科技和人才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生动局面。这一重要举动,充分彰显了党和国家对教育、科技、人才工作的高度关注和深远谋划,也为新时代新征程上的教育改革与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启智润心,教育为基,强化教育的支撑作用。教育,作为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坚实基石。习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必须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对教育的新要求,这既是对教育地位的再次确认,也是对教育事业发展方向的精准指引。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要求教育必须培养出既具有深厚中国情怀,又具备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因此,强化教育对科技和人才的支撑作用显得尤为重要。这要求我们在教育理念上不断与时俱进,在教学方法上勇于探索创新,在评价体系上追求科学全面。当前,我国教育事业已取得显著成就,但面对新时代的挑战和机遇,我们仍需保持清醒认识,继续深化教育改革,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为国家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科技创新,人才为要,激发人才的创新活力。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则是科技创新的第一资源。习总书记在讲话中对科技和人才的重视程度不言而喻。在新时代的征程上,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依靠科技创新,而科技创新的关键在于人才。要形成人才辈出的生动局面,我们需要营造尊重人才、爱护人才、成就人才的良好环境。这包括完善人才政策体系,为人才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和舞台;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培养造就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同时,还要注重人才的引进和使用,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为中国的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激发人才的创新活力,需要建立健全激励机制,让人才的付出得到应有的回报,让人才的价值得到充分的体现。只有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人才投身到科技创新的伟大事业中来,为国家的繁荣富强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构建合理用才的格局。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是人才工作的最终目标。习总书记在讲话中对这一目标进行了深刻阐述,为我们指明了方向。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建立健全人才流动机制,打破束缚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让人才能够在不同领域、不同岗位之间自由流动、合理配置。同时,我们要加强人才与产业的深度融合,让人才的发展与产业的发展相互促进、相得益彰。这要求我们在产业规划中充分考虑人才因素,在人才培养中紧密结合产业需求,实现人才与产业的良性互动和共同发展。此外,还要注重发挥人才的社会作用,鼓励人才积极参与社会服务、科技创新、文化传承等各项工作。通过搭建多样化的平台载体,让人才的价值在社会实践中得到充分的展现和提升。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构建起一个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合理格局,为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繁荣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此次,习总书记的讲话为我们指明了教育、科技、人才工作的方向和目标。我们要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扎实的作风、更加有力的措施,推动教育、科技、人才工作取得新的更大成就,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