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2024-2028年)》,强调党员教育是提升党员队伍建设质量的关键举措,要加强和改进党员教育培训工作,锻造过硬党员队伍,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强化理论武装,实现从“被动接受”向“主动索求”的转变。部分党员在教育学习上存在“被动接受”现象,对理论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主动学习的热情和动力,习惯于“填鸭式”灌输,缺乏深入思考和互动交流,导致理论学习与实际工作脱节。要不断加强党员教育培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原则,注重将枯燥的理论知识转化为生动的工作指南和行动纲领。从“学理论”到“用理论”,激发党员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鼓励他们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实践,从“要我学”到“我要学”,从而将学习成果真正转化为推动各项工作的强大动力。 聚焦需求导向,实现从“单向灌输”向“多元互动”的升级。党员教育过程中往往存在教育方式单一、过程形式化,大大降低了党员的学习积极性。要创新学习方式方法,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学习活动,从“单一学”转变为“多样学”。运用新媒体技术,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学习平台,开展研讨式、案例式、体验式学习,增强学习的互动性和参与度。打造“红色剧本杀”教育,开发沉浸式党课,让党员通过角色扮演重温历史,推动青年党员实现身份转变,增强党员的参与感和代入感。“红色线路”教育,将党员教育与文旅、治理相结合,实现教育成果向发展动能转化。 激发内生动力,实现从“纸上谈兵”向“实战演练”的跨越。党员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侧重于理论知识积累,而忽视了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导致所学知识与实际工作需求之间存在差距。要注重实践成果的转化与应用,鼓励党员将实践中的创新成果和经验教训进行总结提炼,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模式。从“学理论”到“用理论”,通过设立党员先锋岗、示范岗等形式,为党员提供参与实际工作、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鼓励党员在岗位上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通过实践检验学习效果,实现知行合一,推动实践成果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得到应用和推广。 转变、升级和跨越,一步步引导着党员在学习教育过程中不断成长,不仅增强了党员的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更激发了党员队伍的活力与创造力,为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发展注入了不竭动力,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思想政治保证和能力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