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28|回复: 0

永恒的精神坐标:论雷锋精神的当代生命力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38

主题

0

回帖

180

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180
发表于 2025-3-12 08:38: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杭州亚运会闭幕式上,日本记者中岛惠子手机失而复得的故事温暖了世界。那位婉拒酬谢的志愿者身上,闪耀着跨越国界的文明之光。这个真实的故事恰如一道时代的注脚,印证着雷锋精神历经六十载岁月洗礼,依然在新时代绽放出璀璨光芒。
当解构主义思潮席卷全球,有人质疑雷锋精神的真实性。但翻开雷锋日记,那些朴素的文字在泛黄的纸页间跃动:"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在鞍钢当推土机手时,雷锋坚持用休息时间义务劳动;入伍后每月津贴仅6元,却为灾区捐出200元存款。这些数字背后,是超越时代的价值选择。在深圳华强北,90后创业者陈立白创立"共享维修站",为上万名外来务工者提供免费维修服务。当被问及动机时,他说:"我们这代人可能不会说'螺丝钉精神',但用专业技能帮助他人,就是最酷的活法。"这印证着雷锋精神正以更富时代性的方式获得新生。
    短视频平台上,"寻找身边雷锋"话题播放量突破120亿次。山东农民王德祥每天直播帮乡亲带货,十年间带动全村脱贫;武汉医生张文宏在疫情期间开设线上问诊,服务患者超10万人次。数字技术正在重构助人方式,但"把有限生命投入无限服务"的精神内核始终未变。在贵州山区,95后教师杨明开发"AI支教系统",让偏远地区的孩子共享优质教育资源。这种科技向善的实践,与当年雷锋在抚顺创办"校外辅导站"的初心一脉相承。工具在迭代,但"做知识播种机"的教育情怀穿越时空产生共鸣在东京街头,印着"雷锋"二字的志愿岗亭为迷路游客提供帮助;纽约地铁站,"活雷锋"马克义务指路十五年。这种超越国界的善意证明,雷锋精神与人类对至善的追求天然契合。正如德国汉学家顾彬所言:"雷锋代表的是人性中最美好的部分。"
    站在人类文明的长河中回望,雷锋精神早已突破特定时空的局限,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精神纽带。从北京冬奥会的"小雪花"志愿者到巴黎街头的义务导游,从元宇宙中的虚拟助人到现实世界的科技向善,这种精神正在创造性地转化为推动文明进步的永恒动力。当每个普通人都能成为照亮他人的微光,便是对雷锋最好的纪念,也是对人类文明最深的致敬。





上一篇:以高质量为引领,助力人才培养晋档升级
下一篇:构筑形成教育驱动人才发展的新格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稿必读
1、任何抄袭文章禁止投稿,所有稿件必须原创,一经发现文章涉嫌抄袭,全网通报,并且永久拉黑
2、机动记者组即单位账号,在为本单位同事投稿时,务必确认该稿件是原创,如非原创本网将依法协助原著作者追究法律责任,并全网通报
3、独家专投版块稿件,均默认为作者只投稿时评在线一家,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4、请各位作者自觉遵守相关法律。 5、时政评论只能投稿到独家专投区,请勿投稿到其它任何板块,新闻稿件请投稿到新闻板块专区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绿益添商城 ( 渝ICP备16004013号-3 )

GMT+8, 2025-4-20 03:09 , Processed in 0.259351 second(s), 4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