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会议的召开,为持续深化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指明了方向。这对于推动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以优良作风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具有重大意义。 形式主义是基层工作的“绊脚石”,它让基层干部陷入文山会海、过度留痕等困境,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却难以将工作落到实处。正如会议强调,我们要把基层的“痛点”作为整治的“靶点”,紧盯突出问题一抓到底。从精简文件会议、让基层干部从繁琐的文字和会议中解脱出来;统筹规范督查检查考核,避免过度检查、重复考核,让考核真正成为推动工作的“指挥棒”;整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等方面入手,清理过多过杂的政务APP和工作群等。只有对准这些突出问题一抓到底,才能真正让基层干部从繁文缛节和无谓的事务中解脱出来,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为群众办实事、谋福祉上。 压实整改责任、强化跟踪指导是确保整治工作取得实效的关键。对于违反规定的典型问题,加大核查通报力度,能形成有力的震慑。同时,杜绝整改中的形式主义,就是要让整改落到实处,不走过场,真正做到问题不解决不松劲、解决不彻底不放手。完善制度体系则是从根本上防治形式主义的长效之策。健全考核评价体系,能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让真抓实干者得到激励,让搞“政绩工程”者无处遁形。完善基层干部严管严控长效机制和建立履责清单,能进一步规范工作秩序,明确职责边界,避免基层负担过重。 持续深化思想政治教育是整治形式主义的固本之策。只有让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将作风要求内化为日常言行准则,才能从思想根源上杜绝形式主义的滋生。 此外,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需要各方协同发力。中央和国家机关要以身作则,地方各级党委要履行好主体责任,专项工作机制要发挥好统筹协调作用,才能构建起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良好工作格局,让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落地生根、取得实效。 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是一场持久战,需要我们持之以恒、久久为功。让基层干部轻装上阵,以务实之举,破形式之弊,为基层赋能,在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征程中奋勇前行,为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的幸福贡献更多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