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5日在京召开的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会议,再次彰显了党中央对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和解决基层实际困难的高度重视。会议明确指出,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坚定不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续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确保“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高质量完成。这既是对基层治理能力的检验,也是对广大党员干部党性修养的深刻召唤。 党的作风建设历来被视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形式主义问题长期以来困扰基层工作:层层转发的文件、重复召开会议、重形式轻实效的检查考核,让基层负担不断加重,远离了“为民务实”的初衷。会议强调,要把基层的“痛点”作为整治的“靶点”,从根本上杜绝“文山会海”和无谓形式,让广大基层干部能够把更多精力投入到解决群众实际困难中去。 首先,要坚决精简文件和会议,真正做到少开会、少发文,让工作重心回归实处。当前不少地方存在“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的现象,这不仅浪费时间和精力,还使基层工作效率大打折扣。只有简政放权,减少不必要的行政环节,才能使各项政策更快、更好地落实到基层。 其次,要统筹规范督查和考核机制。形式主义往往伴随着不科学的考核方式和“一刀切”的指标,容易导致上热下冷、忙而无效。我们要完善树立正确政绩观的评价体系,注重实际成效而非表面材料,防止“政绩工程”、“形象工程”、“面子工程”的泛滥。真正做到因地制宜、因时施策,让考核工作真正成为推动工作落实的助力,而非基层的负担。 会议还指出,要加大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的查处力度,对突出问题坚决整治。只有对不正之风零容忍,对整改流于形式者坚决问责,才能从源头上消除形式主义滋生的土壤,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与此同时,要健全长效机制,如完善乡镇(街道)履职清单、强化借调干部管理等措施,让基层职责更加清晰,工作任务更加明确,从而避免因职责不明导致的重复劳动和资源浪费。 整治形式主义不仅是一项制度改革,更是一场思想和作风的革命。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带头转变作风,真抓实干,以身作则,坚决摒弃走过场、虚应付的工作方式。只有把中央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才能真正做到在思想上认清形式主义的危害,在行动上杜绝一切浮于表面的形式。 同时,中央和国家机关要走在前列,率先垂范。要结合自身实际,深入自查自纠,把整治工作延伸至每一个细节,真正做到问题查得出、整改到位。地方各级党委更应把整治形式主义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的重要任务,拿出切实可行的措施,确保每一项整改措施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是一项长期系统工程。我们要以此次会议精神为契机,持续深化整治举措,压实整改责任,强化跟踪指导,推动各项工作不断深入。只有真正把基层从繁杂无效的事务中解放出来,才能让广大党员干部集中精力服务群众、推动发展,为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实的作风保障。 在新时代背景下,整治形式主义不仅仅是减负,更是提升治理效能、密切党群关系的重要途径。我们要不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多措并举,把作风要求内化为日常言行准则,以实际行动谱写新时代作风建设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