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面从严治党的宏大叙事中,社区社工或许不像高层决策者那样引人注目,但他们却是党的政策与群众生活紧密相连的纽带,是社区治理不可或缺的“神经末梢”。推动责任落实,不仅是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的关键,更是激发社区社工责任感与担当精神,提升社区治理效能的重要途径。 分层分类建立健全责任体系,为社区社工的工作指明了方向。从党委(党组)的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到各级纪委的监督责任,再到党委(党组)书记的第一责任人责任,每一层级的责任划分都清晰明了。而社区社工,作为基层党组织的一员,他们的责任同样具体而明确: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这要求他们不仅要深刻理解党的政策精神,更要将其转化为服务群众的实际行动,确保每一条政策、每一项服务都能精准落地,惠及每一位居民。 明确责任,是担当的前提。社区社工需要明确自己在社区治理中的角色定位,既要当好政策的“宣传员”,又要做好群众的“服务员”。他们要了解社区的基本情况,掌握居民的需求和诉求,及时向上级党组织反映问题,为制定更加贴近民生的政策提供第一手资料。同时,他们还要积极参与到社区治理的各个环节中去,无论是环境卫生整治、矛盾纠纷调解,还是志愿服务组织、文化活动开展,都要有社区社工的身影。 担当,则体现在实际行动中。面对社区治理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社区社工需要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勇于担当、敢于作为。他们要在日常工作中,注重细节,关注民生,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无论是帮助孤寡老人解决生活困难,还是为失业人员提供就业指导,或是组织社区居民参与公益活动,都是社区社工担当精神的体现。 健全精准科学的问责机制,是确保责任落实的重要保障。对于社区社工而言,这既是一种约束,也是一种激励。通过加强和改进党建考核工作,优化考核评价方法,可以更加客观地评价他们的工作成效,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同时,对于在工作中存在失职渎职行为的社区社工,也要及时通报、严肃追责,以儆效尤。这种问责机制的形成,有助于在社区社工队伍中树立鲜明的导向:有担当者受褒奖,失职者必问责。 社区社工的责任与担当,不仅关乎个人的职业荣誉,更关系到党的形象和群众利益。他们的工作虽然琐碎而平凡,但却在细微之处见真情,在点滴之间显担当。在新时代的征程上,让我们期待每一位社区社工都能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扎实的作风,肩负起自己的责任和使命,为构建和谐社会、增进民生福祉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之,社区社工的责任与担当是全面从严治党体系在基层的生动体现。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责任、什么是担当,成为了社区治理中不可或缺的力量。让我们向他们致敬,为他们点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