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98|回复: 0

博物馆文物发霉敲响警钟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50

主题

0

回帖

196

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196
发表于 2025-2-17 09:55: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博物馆文物发霉敲响警钟
   近日,有网友参观安徽省巢湖市博物馆时发现,展柜内三件象牙文物居然发霉了,尤其是一件象牙笏板,全身布满霉斑。12月3日,巢湖市博物馆工作人员表示,已经对三件象牙藏品进行了清理。不仅如此,除上述象牙藏品发霉外,馆内不少文物的展标文字说明不足,此外还被发现有错别字和错误表述。此事件引发网友的广泛关注。博物馆文物发霉可能涉及文物伪造、非法交易或骗取资金等复杂环节。文物发霉可能由于存环境不当、修复或保管疏忽等原因,但同时最不能忽略的的是人为破坏或伪造等原因。不能排除其伪造文物时,故意制造霉斑,通过化学药剂(如酸性物质)、人工培植霉菌等方式模拟“自然老化”,使赝品显得年代久远,从而抬高价值的情况。
对此情况提出的一些防范建议:
   一、建立严格的文物保管制度,定期监测环境参数(温湿度、光照)。
   二、对疑似赝品或来源不明的文物,进行多学科综合鉴定(微生物学、材料学、历史学等)。
   三、对收藏者与公众要警惕“低价捡漏”或“神秘来源”的文物,尤其是带有异常霉斑的藏品。交易时要求第三方权威机构出具鉴定报告,避免仅凭肉眼判断。
四、要完善文物交易法规,严惩伪造、调包、虚假鉴定等行为。
   五、推动建立文物“数字指纹”(如区块链存证),追踪文物全生命周期。
文物发霉本身是自然或保管问题,但若与异常背景(如突然出现、来源不明、急于交易)结合,可能成为诈骗的“烟雾弹”。识别这类诈骗需结合科学检测、历史考证和逻辑推理,避免仅凭表象轻信。文物是历史的见证,是文化的瑰宝。保护文物,就是保护中华民族精神生生不息的根脉。博物馆作为文物保护的重要阵地,更应该肩负起自己的责任,让每一件文物都能在岁月的场合中熠熠生辉。





上一篇:大学生争当“摇子”背后的争议与反思
下一篇:浅谈春节申遗成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稿必读
1、任何抄袭文章禁止投稿,所有稿件必须原创,一经发现文章涉嫌抄袭,全网通报,并且永久拉黑
2、机动记者组即单位账号,在为本单位同事投稿时,务必确认该稿件是原创,如非原创本网将依法协助原著作者追究法律责任,并全网通报
3、独家专投版块稿件,均默认为作者只投稿时评在线一家,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4、请各位作者自觉遵守相关法律。 5、时政评论只能投稿到独家专投区,请勿投稿到其它任何板块,新闻稿件请投稿到新闻板块专区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绿益添商城 ( 渝ICP备16004013号-3 )

GMT+8, 2025-5-19 22:52 , Processed in 0.249507 second(s), 4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