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月 5 日,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会议在京召开,蔡奇出席并讲话,这一消息如春风般吹进了每一位基层工作者的心里。作为一名社区工作者,我深感这场会议对于我们日常工作的重要意义,它不仅是对基层工作困境的深切关注,更是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基层减负,是一场关乎效率与民生的及时雨。在社区工作中,形式主义带来的负担并不少见。以往,各种会议、文件应接不暇,督查检查考核频繁,“指尖上的形式主义” 更是让我们在手机和电脑前花费了大量时间。曾经有段时间,为了应对各类检查,我们要准备堆积如山的台账资料,本应投入到服务居民的精力被这些形式上的事务分散。而真正面对居民的需求时,却常常力不从心,像社区里老旧小区改造的协调工作、孤寡老人的日常关怀等,都因为时间和精力的不足而无法做到尽善尽美 。 此次会议强调,要紧盯突出问题一抓到底,继续精简文件会议,统筹规范督查检查考核,整治 “指尖上的形式主义”,这无疑是切中了基层工作的痛点。精简文件会议,能让我们从冗长的会议和繁杂的文件中解脱出来,将更多时间用于实地走访居民,了解他们的真实需求。规范督查检查考核,能让考核更注重实际工作成效,而非表面的痕迹和材料,让我们可以把心思真正放在为社区居民办实事上。整治 “指尖上的形式主义”,卸载那些功能重复、使用率低的政务 APP,告别频繁的打卡、填报,能让我们的工作回归本质。 会议还提到要加大力度整治 “政绩工程”“形象工程”“面子工程”,持续整治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不正之风。在社区工作中,这一点尤为重要。我们不能为了追求表面的政绩,而忽视居民的实际利益。比如在社区环境整治中,不能只注重临街区域的美化,而忽略背街小巷的卫生问题;在社区活动组织中,不能只追求场面热闹,而要真正考虑活动是否能满足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只有以居民的满意度为导向,才能真正做好社区工作。 对于我们社区工作者来说,基层减负不是减责任、减担当,而是要以更饱满的热情、更充足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我们要抓住这次减负的契机,提升工作效率,创新工作方法。利用节省下来的时间,加强与居民的沟通交流,建立更紧密的联系;学习新的社区治理理念和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整合社区资源,更好地为居民提供服务。 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会议的召开,让我们看到了党和国家对基层工作的重视和关心。我们社区工作者将积极响应会议号召,在减负的同时不减担当,以更加务实的作风,为社区居民创造更美好的生活环境,为基层治理贡献自己的力量,在减负的新征程上书写社区治理的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