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22|回复: 0

循榜样足迹 书写人民满意答卷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77

主题

0

回帖

309

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309
发表于 2025-1-23 16:36: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日,由中央组织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制作的《榜样9》专题节目播出,生动地讲述了范振喜以超乎寻常的毅力和一心为民的追求,带领群众从贫困走向富裕的一系列先进事迹,让我们深受感动,备受鼓舞。广大党员干部要自觉追循“榜样足迹”,致敬范振喜同志无私奉献、担当实干、顽强拼搏的精神,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书写人民满意的答卷。  
循榜样“公而忘私、舍己为民”的“奉献”足迹,以“一枝一叶总关情”的“诚心”为民谋福。范振喜从军人到周台子村党支部书记,面对村里“一穷二乱人心散”、人均收入不足400元、村集体欠外债8万元的困境,他废寝忘食、殚精竭虑、公而忘私,用自己的退伍费支援村里建设,不徇私情将自家人的矿点收归村集体,为村集体经济赚得“第一桶金”,达到了“无我”的境界。广大党员干部要向范振喜同志致敬学习,自觉站稳人民立场,始终以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下沉一线察民情,主动投身基层治理、应急维稳、乡村振兴等最前沿,通过勤坐百姓“热板凳”、多听百姓“心里话”,详细了解群众的家庭情况、生活困难、就业需求等各类信息,及时建立问题清单,拿出解决举措,做到心中有数、手中有策。
循榜样“勇于进取、开拓创新”的“实干”足迹,以“宝剑锋从磨砺出”的“匠心”为民服务。范振喜作为一名退役军人,把部队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带回地方,他不断探索新路径、新方法,为发展集体经济想点子,开办了一个又一个集体企业;他不满足于物质财富的积累,把周台子村建设成了物质富足、精神文明的美丽乡村。广大党员干部要向范振喜同志致敬学习,强化责任意识,将服务群众牢记于心、贯穿于行,主动到人民群众中“拜师学艺”,及时发现、总结、思考人民群众创造出来的新鲜经验,在“取经”的过程中不断开阔视野、明晰思路,努力成为本职岗位的“业务通”。对于群众的现实需求,要细心耐心倾听、及时化解矛盾,以群众的满意度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确保服务工作不漏一人、不落一处、不留死角。
循榜样“不畏生死、奋斗不息”的“拼搏”足迹,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恒心”为民解忧。“拼了命也要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铮铮誓言,铿锵有力。多年来,范振喜先后患上了血癌、心梗、脑梗、干眼症等疾病,他的病体决定了他要工作必须付出比常人多几倍的时间和精力,但这位“拼命书记”一刻都不肯松劲,拖着病躯继续为村里的发展奔波忙碌,带领村两委班子创业创新,推进现代农业发展,让更多改革发展成果惠及群众。广大党员干部要向范振喜同志致敬学习,对于普遍发生、反复出现的民生问题,不能敷衍了事、草草应对,要抱着“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攻坚决心拆壁垒、解痛点、疏堵点,积极落实各项惠民政策,弥补为民服务的短板,推动形成维护群众权益的长效机制,用“脚步声”换来群众的“掌声”。






上一篇: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概论
下一篇:学思践悟谋新篇 砥砺奋进新征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稿必读
1、任何抄袭文章禁止投稿,所有稿件必须原创,一经发现文章涉嫌抄袭,全网通报,并且永久拉黑
2、机动记者组即单位账号,在为本单位同事投稿时,务必确认该稿件是原创,如非原创本网将依法协助原著作者追究法律责任,并全网通报
3、独家专投版块稿件,均默认为作者只投稿时评在线一家,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4、请各位作者自觉遵守相关法律。 5、时政评论只能投稿到独家专投区,请勿投稿到其它任何板块,新闻稿件请投稿到新闻板块专区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绿益添商城 ( 渝ICP备16004013号-3 )

GMT+8, 2025-8-25 20:47 , Processed in 0.227797 second(s), 4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