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这一精神强调了“三农”工作在国家发展中的基础性和战略性地位,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提供了思想和行动指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因此,要铆足干劲,抓好以乡村振兴为重心的“三农”各项工作。 依托数字技术引领,驱动农业创新发展。应加强科技创新和科技应用的“双轮驱动”,为农业生产效率提升装上“加速器”,延长产业链、供应链两条“生命线”,提升农业附加值。做到大力支持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加大核心技术攻关力度,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数字农业发展,以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网络技术等高新技术为基础,将农业信息化管理这跟“金线”贯穿于农业的生产、流通、销售等过程,实现农业与高新技术产业的深度融合,激发农业创新活力。着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这支“生力军”,加强政策引才,打造乡村人才聚集“新高地”,完善农村创业环境,让人才“来得了、留得住、干得好”。推动农业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国家、政府、农民等多方拧成一股绳,形成强大合力,推动农业现代化不断向前发展。 聚焦农村要素市场,助力农民增收致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2024年我国粮食生产迈上新台阶,农民收入稳步增长,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基础支撑。农民是农业发展的主体,农民增收有助于农村经济的整体发展和繁荣。因此,要积极发展乡村富民产业,提高农业综合效益,拓宽农民增收致富的“康庄大道”,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通过政策引导和扶持,鼓励企业和农户形成利益共同体,实现共同发展。在财产性收入方面,要积极盘活农村闲置宅基地和农房资源,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有序规范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流转。加强涉农资金项目监管,确保各项补贴补助资金“及时雨”精准直达农民账户,切实减轻农民负担,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构建多元领导体制,推动农村资源下沉。要推动乡村产业提质增效,做好“土特产”文章,完善联农带农机制。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与新型城镇化有机结合,助力基础设施如“血脉”般向农村延伸,实现城乡产业“无缝对接”、供需适配和利益均衡分配。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持城乡融合发展,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完善强农惠农富农的“政策红包”支持制度,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以生态宜居为导向,持之以恒、锲而不舍推进“千万工程”走深走实。建立“一把手”亲自抓的“领头雁”机制、分管领导直接抓的“责任田”机制、层层抓落实的“金字塔”式领导体制,推动治理和服务重心下移、资源下沉,为乡镇赋权扩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