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党员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党员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 “初心”体现本质属性、价值追求,“使命”体现历史担当、奋斗目标。我们党的初心和使命,是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集中体现,是激励一代代中国人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根本动力。初心和使命要求党员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 牢记使命,作为党的领导干部,无论在哪个年代,都不能忘了自己身上所肩负的责任,以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谱写忠诚与担当。在战争年代,董存瑞身揣对党忠诚的初心,以身体为支架,舍命炸掉了敌人的暗堡,为部队的胜利争取了时间;黄继光心存对党忠诚的初心,依然用身躯堵住了敌人的抢眼,为冲锋部队的胜利开辟了通路。在和平年代,“时代楷模”张富清不忘自己的初心,在部队立下了赫赫战功却不张扬,到地方去了非常艰苦的地区,奋斗了几十年,如果不是退役军人收集资料,老百姓都不知道他一生的丰功伟绩。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说到底就是要弄清楚“我们从哪儿来、往哪儿去”“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纵观百年党史,我们党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让中国人民过上好日子。无论我们党走了多远,都没有忘记为什么出发,没有忘记自己的初心使命。 1921年党诞生时仅有50多名党员,经过不断发展壮大,现在已有9100多万名党员。是什么把中华民族如此之多的优秀分子吸引到我们党这里来的呢?没有别的,最大的吸引力就是党的初心使命。正因为我们党有这样的初心使命,所以,总是能把怀抱为国为民理想的人才吸引进来。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大预备会议上谈到党的成立时指出:“从古以来没有这样的人民,从古以来没有这样的党。”在革命战争年代,无数人舍生忘死、视死如归、不屈不挠、前赴后继,使我们党成为一支打不垮、拖不烂、无坚不摧、无往不胜的队伍,终于带领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在建设和改革年代,无数党员克己奉公、埋头苦干、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使我们党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能攻克的难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能创造的奇迹,带领人民取得了令世界刮目相看的伟大成就。“半条被子”故事中的徐解秀老人说:“什么是党?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她的话,形象地说明了我们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我们党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为的是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时时处处关心群众生活,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是我们党的一贯作风。正因为如此,我们党总能得到人民的信任、拥护、支持。国际上许多友好政党和人士在思考我们党为什么百年长青时认为:“坚持将人民放在第一位,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这是中共这个百年大党始终保持生机活力的源泉。” 毋庸置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才能不负新时代。广大党员干部,奋斗在新时代,时刻以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艰苦奋斗的奋斗精神,一心为公的公仆精神,才能在国家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的道路上,越走越坚定,才能不负新时代的使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