谱写航天新篇章,共筑人类太空梦想 10月30日4时27分,在大漠深处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搭载着神州19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九运载火箭点火发射,将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25年前,我国第一艘神州飞船从这里升空,在太空遨游一天顺利返回,成功实现天地往返的重大突破,25年后,神州19号载人飞船又从这里奔赴中国空间站,“70后”“80后”“90后”航天员齐聚“天宫”,实现中国人在太空的第5次“会师”。 筑梦星空,探索永无止境。神州十九号的成功发射,不仅是中国航天史上的又一辉煌成就,更是人类探索宇宙的重要一步。中国航天事业的每一次完美升空,都诠释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在全社会凝聚起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航天强国的信心力量。回望历史,人类对太空的探索从未停歇。始终在这条充满未知与挑战的道路上坚定前行。正如俄国科学家齐奥尔科夫斯基所言:“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人类不可能永远被束缚在摇篮里。” 让青春在太空中闪耀。发展航天事业,探索浩瀚宇宙,需要一代代人接力拼搏,需要一大批航天青年挑大梁、担重任,在筑梦太空的征途上发出青春的夺目光彩。此次神州十九号乘组中的宋令东和王浩泽均为“90后”,展现了新时代我国青年人才昂扬进击的精神风貌。90后筑梦太空,把满腔激情转化为探索动能,在浩瀚的宇宙中书写无悔青春,正是一批又一批始终活跃在航天事业一线的年轻人,与我国的新一代运载火箭一起成长,才支撑起了中国航天事业的辉煌成就。在迈向星辰的征程中,中国航天正是因为有着这样一支青春的“天团”,才让中国人的脚步在茫茫太空越来越稳。 中国航天的发展推动了科技创新和国际合作。回望中国航天走过的不寻常的征程,我们在感到自豪的同时,也收获科技创新的丰富启迪。据统计,目前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全线共取得4000多项发明专利,推动航天产业跨越发展,并辐射带动原材料、微电子、机械制造、化工、冶金、纺织、通信等领域快速进步,极大促进我国科技水平整体提升。与此同时,中国已经和43个国家和地区、6个国际组织签署了136项航天领域合作文件。建立了17个航天合作机制,面向未来,中国正与世界各国一道,为探索宇宙奥秘,推动航天技术更好造福世界各国人民贡献中国力量。 作者:许璐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