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上海市杨浦区“老杨树宣讲汇”全体同志回信,对他们表示亲切问候并提出了殷切希望。这不仅是对该团体老同志们的关心与肯定,更是对上海建设人民城市的鼓舞与勉励,让上海广大干部群众倍感振奋。 “总书记的回信我读了好几遍,每次都有新体会。”人人屋里,满头银发的黄宝妹领读回信,声音响亮,眼神坚定。5年前,也是在这里,习近平总书记与她亲切交谈,鼓励她多向年轻人讲一讲,坚定他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人民的故事要让人民来讲,人民城市建设成效好不好,生活在城市里的人民最有发言权。由长期工作生活在上海杨浦区的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组成的“老杨树宣讲汇”,就是2400多万上海市民的一批典型代表。他们结合亲身经历,向市民讲述历史、党的创新理论和新时代上海城市发生的可喜变化,5年来累计开展志愿宣讲2500余场,用正能量感染了身边人,其影响力也实现了从“几万人线下听课”到“百万量线上播放”的跨越式增长。 “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上海是人民城市理念的首提地,这对上海来说是光荣,更是一份特殊的使命。总书记在回信中提出,希望“老杨树宣讲汇”继续讲好身边的生动故事,带动更多市民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积极参与城市建设和治理,共建和谐美丽城市,共创幸福美好生活。这不仅是对宣讲团成员们的殷切期望,更是对上海全体干部群众的殷殷嘱托。 “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为谱写新时代人民城市建设治理新篇章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住房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负责人表示,“我们要落实好‘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将城市体检作为城市更新的重点,推动城市结构优化、功能完善、品质提升,为构建人人参与、人人负责、人人奉献、人人共享的城市治理共同体汇聚更强大的人民智慧和力量。” 实践证明,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做得越好,老同志自我管理的意识就越强,优势作用就发挥得越好。各地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用好“上海经验”,建强“桑榆”堡垒,凝聚银发力量,用心用情为老同志发挥作用搭建好平台载体,激励和引导更多的老同志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释放正能量、作出新贡献,带动身边群众共建和谐美丽城市、共创幸福美好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