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文艺在繁荣发展,铭记“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要改造国人的精神世界,首推文艺,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作品。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我们因当再接再厉,紧扣时代脉搏、坚守人民立场、坚持守正创新,用情用力讲好中国故事,创作出更多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秀作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以文弘业、以文培元,以文立心、以文铸魂,以文化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文化强则民族强。 把握“以人民为中心” 的文艺导向 社会主义文艺本质上就是人民的文艺。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是文艺事业繁荣发展的强劲动力。人民是文艺作品的鉴赏家和评判者,文艺创作能否成功,文艺作品的价值能否实现,关键取决于人民认同与否。其他事情搞得再热闹、再花哨,那也只是表面文章,是不能真正深入人民精神世界的,是不能触及人的灵魂、引起人民思想共鸣的。文艺工作者应该牢记,创作是自己的中心任务,作品是自己的立身之本,要静下心来、精益求精搞创作,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 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步伐 · 没有优秀作品,是不能真正深入人们精神世界的,是不能触及人的灵魂、引起人们思想共鸣的。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必须抓住文艺的立身之本,在推出优秀作品上下功夫。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崇德尚艺,守正创新,唱响新时代的主旋律,舞出中国人的精气神,为繁荣发展文艺事业、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再立新功。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信念 要有高度的政治觉悟,能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积极拥护党的领导,自觉听党话、跟党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做好文艺家文艺工作者的团结引领工作,是根本的职责所在。不能热衷于所谓“为艺术而艺术”,只写一己悲欢、杯水风波,脱离大众、脱离现实。凡此种种都警示我们,文艺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不能在为什么人的问题上发生偏差,否则文艺就没有生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