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时代如何发展,我们都要汇聚万众一心、勠力同心的民族力量。”这是2020年10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发表的讲话内容。无论生在战争年代,还是生在如今的和平年代,爱国是一个亘古不变的永恒话题。有国才有家,弘扬伟大爱国主义精神,是每个中华子民的责任,我们要有对国家“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 “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深刻体现着我党一以贯之的忧患意识、底线思维。1945年抗战胜利前夕,毛主席在党的七大上告诫全党要“准备吃亏”“准备困难”,强调“要在最坏的可能性上建立我们的政策”。从“进京赶考”“跳出历史周期率”,到警惕“四大考验”“四种危险”,中国人民始终葆有忧党、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应对复杂局面,处理棘手挑战,只有把困难估计得更充分一…把风险思考得更深入一些,才能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保持“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就要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坚决防止各类“黑天鹅”“灰犀牛”事件发生。 “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深刻体现着人民至上的赤子情怀。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上:“我在地方工作时,逢年过节都得值班,生怕出了什么事。很多地方和部门的负责同志一到节假日就不见了,到外地去休假了。跑到那么远的地方怎么放得下心?一旦有个什么事怎么办?”在人民事业观、政绩观里,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为民造福是最大政绩。只有党性坚强、摒弃私心杂念,时时放心不下人民群众,才能保证政绩观不出偏差,在工作中站稳立场、把稳方向,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深刻体现着不忘来时路、走好前行路的赶考清醒。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旅铺訂鼓总能实现的。新的赶考之路上,不因胜利而骄傲,不因成就而懈怠,不因困难而退缩,必须让守土负责、守土尽责成为一以贯之的奋斗姿态,让担当作为、求真务实成为坚持不懈的工作状态。保持“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就要保持蓬勃朝气、昂扬斗志,敢于担当、勇于变革、善于斗争,真正为党分忧、为国尽责、为民奉献,永葆党员风采、党性本色。 “政如农功,日夜思之”。要“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必须时时刻刻心系人民,事事处处为了人民。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续写新的历史篇章、创造新的历史伟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