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马拉大车”,形象地描绘了基层治理中资源有限与任务繁重之间的矛盾。上海作为人口密集、经济活动高度活跃的城市,基层治理面临着诸多挑战。一方面,基层组织和工作人员相对较少,而管理服务的对象众多,从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到企业的发展诉求,从社会治安的维护到环境卫生的整治,任务千头万绪。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变革,新问题、新矛盾不断涌现,如老旧小区改造、流动人口管理、社区养老服务等,进一步加重了基层治理的负担。 为破解这一难题,上海首先在体制机制上进行创新。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基层治理中的领导核心作用,整合各方资源,形成治理合力。建立健全基层治理工作协调机制,打破部门之间的壁垒,实现信息共享、资源共用、问题共解。同时,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明确基层治理的职责权限,规范治理行为,为基层治理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 提升基层治理成效,要有耐心和细心。基层治理涉及面广、情况复杂,需要我们沉下心来,深入了解群众的需求和诉求。从解决群众身边的小事、烦心事入手,如改善社区环境、加强社会治安、提升公共服务质量等。以耐心倾听群众的声音,以细心关注每一个细节,做到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 提升基层治理成效,要注重精准施策。不同的地区、不同的社区,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各不相同。因此,在基层治理中,不能搞 “一刀切”,而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理方案。通过深入调研、科学分析,找准问题的症结所在,对症下药,精准发力,提高治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提升基层治理成效,还需强化协同共治。基层治理不是某一个部门或某一个人的事情,而是需要政府、社会组织、企业和居民共同参与。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加强政策引导和资源配置;社会组织要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为群众提供专业化的服务;企业要履行社会责任,为基层治理贡献力量;居民要增强主人翁意识,积极参与社区事务。只有各方协同发力,才能形成基层治理的强大合力。 在破解 “小马拉大车” 问题的过程中,上海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注重倾听居民的声音,了解他们的需求和诉求,把解决居民的实际问题作为基层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开展社区协商、居民自治等活动,让居民参与到基层治理中来,共同打造美好家园。同时,加强对困难群体的关爱和帮扶,让基层治理更有温度。提升基层治理成效,是对城市发展的负责,也是对人民群众的承诺。相信在上海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上海的基层治理必将不断迈上新台阶,为建设更加美好的城市、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贡献更大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