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果果_keS9Z 于 2024-9-19 09:09 编辑
汇聚民智民力,共绘美好生活新篇章 人民作为历史的创造者,不仅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俗话说的好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人民就是中国共产党这叶巨轮的承载之水。只有这行驶之舟和承载之水相处融洽才能共同前进。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党和国家需要高度重视和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强烈期盼,积极有效的解决人民群众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做好群众工作,要尽快适应“听”这个习惯。要广泛听取群众呼声。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只有广泛问计于民,工作才能有的放矢。人民群众是最前线的社会实践者,是最能够感受时代脉搏跳动的,对社会发展过程中方方面面的问题症结也最有发言权。党员干部不仅要关注群众的物质需要,还要用心倾听他们的意见建议,把集中民智作为完善决策的关键,既真正顺民意得民心,又在问计于民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增长促进改革发展的能力。 做好群众工作,要牢牢抓住“人”这个要素。人民群众不仅是浩瀚的力量之海,也是浩瀚的智慧之海。人民群众身处实践最前沿,对实践变化感知最敏感、感受最深切,只要走到人民群众中去,很多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就能豁然开朗、找到答案。网上的海量留言,既是社情民意的一面镜子,也是智慧力量的一座富矿。真心拜人民为师,诚心向人民学习,虚心向人民求教,做到大家一起来谋划、来共享,有事一起来商量、来解决,就能够得到源源不断的力量和智慧。 做好群众工作,要尽力做好“早”这篇文章。有专家在会上做了一个形象比喻,“一个人生病了,如果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只能缓解病症,不能去病根,只有找到病根,才能彻底根除病痛。”对基层治理而言,也要提高源头能力,找到真正的痛点,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把问题解决在源头。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树立关口前移的理念,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 所思所盼,亦是所望所向。充分发挥新时代年轻党员干部的积极作用,进一步走好群众路线,让更多人真心满意、真正受益,基层治理才会渐趋完善,美好生活才能触手可及。 作者:郭亚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