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党建引领,切实为基层减负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规定》),上海专员办召开专题会议,要求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重要指示精神和《规定》要求。上海市坚持,坚持把破解“小马拉大车”难题作为提升超大城市基层治理成效的重要支点,切实做到为“车”减负,为“马”赋能,不断激发基层动力活力、整体提升基层治理效能,为基层减负。 健全机制,不断推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和为基层减负结合起来,作为党的作风建设重要内容统筹谋划、一体推进,精准施策、靶向治疗,推动党的作风建设持续好转。同时,上海市不断加强城市社区党建工作,推进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着力做强街道、做优社区、做实系统、做活治理,以深化网格管理服务、完善党群服务中心体系功能建设、提升党建引领物业服务质量、增强党建引领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地基层治理效能等为重点,持续建强城市基层组织体系,推动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效能提质增效。 为“车”减负,推动基层减负工作走深走实。“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干部往往面临着开具证明材料多、填报信息系统任务重、迎检迎考压力大等问题。各部门间要做好沟通,明确权责,不能什么事都压给基层。党员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减虚功,加实绩。要站稳人民立场。牢固树立和践行造福人民的政绩观,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不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切实扭转基层工作风气,让基层干部回到服务民生的工作本源。 为“马”赋能,进一步加强基层信息化建设。各部门要推动数据共享,强化科技赋能,深化数字政务改革,减负担,加速度。打通部门间数据壁垒,协同推进上海市政务数据互通互联,从源头上解决多头重复要求报材料等问题,提升基层治理效能。持续推进“一网通办”平台建设,变“办事跑断腿”为“免审即享、一键通办”。利用智慧化、信息化技术畅通监督渠道,开通线上减负线索反映渠道,鼓励干部群众积极反映形式主义加重基层负担的问题。 “减负”不是“减责任”、“减担当”,而是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不断强化换位思考、主动服务意识,更加积极主动开拓进取、真抓实干,持续为基层减负赋能,为基层解难题办实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