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不仅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擘画了宏伟蓝图,更是一次深化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总动员。会议期间,围绕“聚焦‘国之大者’,强化政治监督”的议题,不仅彰显了党中央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深刻洞察,也为我们在新征程上如何以高质量监督保障改革部署落地见效指明了方向。 锚定“国之大者”,彰显监督的政治属性。“国之大者”,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福祉,是党中央在治国理政中始终把握的根本和关键。强化政治监督,首要之务便是要深刻理解“国之大者”的丰富内涵,将其作为监督工作的“指南针”和“定盘星”。这意味着,我们的监督不仅要聚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更要紧盯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的落实情况,确保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精准发力,提升监督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高质量监督,贵在精准,重在实效。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精准发力,聚焦改革中的难点、痛点、堵点,实施靶向监督、跟进监督、全程监督。要建立健全监督体系,整合监督力量,形成上下贯通、左右衔接、内外联动的监督格局,确保监督无死角、全覆盖。同时,要创新监督方式,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监督的智能化、精准化水平,让监督更加有力有效。 压实责任,构建监督的闭环管理。监督不是目的,而是手段;不是终点,而是起点。要保障改革部署落地见效,必须压实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的政治责任、工作责任、领导责任。要建立健全责任追究机制,对在改革推进中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要严肃问责、绝不姑息;对敢于担当、勇于创新的,要给予支持和保护。通过构建监督的闭环管理,形成“发现问题—反馈问题—整改问题—跟踪问效”的完整链条,确保监督成果转化为推动改革发展的实际成效。 强化队伍建设,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监督铁军。监督者必先受监督,执纪者必先守纪。要保障监督工作的高质量,必须有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监督队伍。要加强监督干部的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提升他们的政治素养、业务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要建立健全内部监督机制,加强对监督干部的监督和管理,确保他们始终做到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忠诚于监督事业。(作者: 白明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