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形式主义整治 切实为基层减负 作者:邵家其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这是落实党中央要求、深化作风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解决基层干部反映强烈问题的关键抓手。文件从精简文件、减少会议、统筹督查检查考核等多个方面入手,着力构建长效机制,为基层干部减负赋能,推动基层工作高质量发展。 明确要求,扎实推进基层减负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要以精简文件和减少会议为突破口,优化基层工作流程。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由来已久,是困扰基层发展的顽疾。通过压缩文件数量、提高会议质量,从源头上清理“文山会海”,让基层干部从繁琐的事务中解脱出来,真正将精力集中在实际工作上。解决基层干部的实际困扰,推动基层治理提质增效。 精细管理,规范基层权责 基层治理不仅需要简化流程,更需要厘清权责。要规范基层职责,建立健全权责清单,将基层干部的职责范围明确化、具体化,防止任务下沉和责任转嫁现象。通过明晰基层权责,避免基层工作中的“推诿扯皮”和“责任空转”问题,让基层干部在明确的工作框架内高效履职,进一步提升了基层治理的精确性和执行力。 创新机制,激发基层活力 “制度创新是激发基层活力的关键。”不仅聚焦减负,更要注重通过制度创新为基层干部赋能。在减负的同时,强化对干部的激励机制,激发干部担当作为、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取消考核中不必要的繁琐指标,以更科学、务实的考核标准引导干部把精力放在抓落实、出实效上。为基层干部打破形式主义束缚、激发工作热情提供好制度保障。 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征程中,基层是最重要的力量源泉。只有切实为基层减负,才能确保基层干部把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落实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部署中去。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坚定不移的推进深化形式主义整治,基层工作将迎来新的局面,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行稳致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