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这是我们党内首次制定以为基层减负为主要功能的党内法规,释放了久久为功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的鲜明信号,是不断提升整治形式主义效能的重大举措。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持续深化拓展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作出部署,明确提出“健全为基层减负长效机制”的重大改革举措。 一是深刻认识整治形式主义的重要意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作风建设的大敌,加强作风建设特别是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新时代党的制度建设的重点之一。坚决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切实为基层减负,激发全党全社会创造活力,提振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精气神。要重拳纠治干部群众反映强烈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不断改作风树新风,让党员干部把精力真正用在干实事、求实效上,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坚强作风保障。 二是加强对形式主义的整治力度。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表现是搞文山会海、花拳绣腿,做无用功、表面文章,空耗精力,增大成本,加重基层负担。基层是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也是人民群众感知党中央各项政策的“最先一公里”。基层负担过重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在基层的主要体现形式。紧盯加重基层负担的突出问题,以钉钉子精神纠治文山会海、督检考过多过频、工作过度留痕、任务层层加码、APP泛滥等问题。对表现在基层、根子在上面的问题综合施治,让基层干部轻装上阵。 三是建立整治形式主义的长效机制。形式主义不仅是作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不仅严重影响党中央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也会损害党中央权威、破坏党的形象。2023年以来,党中央要求将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作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不断增强紧迫感和政治自觉,在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中,将纠治和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绝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实现的,必须多积尺寸之功,多用滴水穿石之力,持之以恒推动作风改变。 (作者:上海市宝山区友谊路街道办事处梅俊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