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是国家治理的基石,是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基层干部面对群众,承担着服务群众、促进发展的职责。在新时代发展下,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不良作风如同顽疾侵蚀着党的身体,让基层难以集中精力干实事、谋发展。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把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为重要任务,拿出过硬措施,扎扎实实地做。”《若干规定》明确基层减负的制度规范,强化现在制度的同时,再提出一些新的措施,体现了党中央一以贯之、从严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的决心。基层减负的最终目的是让基层干部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服务大众、回应群众,聚焦“小切口”设定“硬约束”。 聚焦“小切口”,定位减负难题,剖析工作中的难点、痛点,从而制定更加精准有效的措施,如《若干规定》中,切实精简文件、严格精简会议等规定都直击工作痛点,减少重复的劳动和形式主义的负担。 设定“硬约束”,减负不仅是要出台措施,还需要实际行动,《若干规定》建立清晰明确的制度规范(如对文件、会议数量进行限制),使各级单位有明确的量化标准参照,直观判断是否达到基层减负的目标,有效推动制度的规范运行,遏制形式主义的蔓延。 《若干规定》的颁布、聚焦“小切口”设定“硬约束”,从根源上铲除形式主义的滋生,同时打破旧思想和束缚,以创新的视角看基层工作,发现问题、分享问题、总结经验,通过创新理论推动基层治理,为基层工作带来了新的希望和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