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帆起航,深化改革势必行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2024年7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全会提出,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这不仅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深入贯彻“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的实践新篇,更是谋划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奋斗新篇。在此潮涌风劲的改革之际,神州大地上下当凝聚发展之力,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创造新的辉煌。 披荆斩棘坚定的信念和不屈不挠的意志力,在改革的坎坷之路上,永怀“闯”的精神。 抓改革、促发展,归根到底是为了让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40多年来的改革开放,从摆脱“两个凡是”的桎梏到拨开“姓资姓社”的迷雾,从历史性解决绝对贫困问题、实现小康千年梦想,到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从农村“厕所革命”到城市垃圾分类,从“千万工程”引领乡村“蝶变”到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更加聚焦老百姓关切的医疗、住房、养老、教育、出行、托幼“急难愁盼”问题,以改革“力度”不断提升服务民生的“温度”,中国实现了从“落后”到“赶上”再到“引领”的蝶变,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广大党员干部要敢于闯关,以改革创新的精神,不断解决发展中的矛盾,倾听民声、汇聚民智,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好惠及人民群众。 协作包容的精神敢于创新、勇于探索的精神,在改革的激荡岁月中,奋楫争先立潮头。 创新是一个国家进步的灵魂,也是广大党员干部磨砺成长的动力。改革的路上永远会遇到新问题、新挑战,但不变的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创新”精神。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坚定不移走自主创新之路,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着力提升科技前沿领域原始创新能力。C919大飞机翱翔蓝天、“嫦娥六号”实现月背采样返回、国产最大直径盾构机“京华号”投入使用、长征系列运载火箭迎来第500次发射、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正式交付......科技创新成果不断转化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新征程上,广大党员干部要坚定深化改革,要积极走企业破难题,协助解决创新发展瓶颈,着力破除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筑牢高质量发展硬支撑,发展壮大新业态新动能新模式。唯有此,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必将浩荡前行。 担当精神,勇于承担责任,永葆“干”的作风,在改革的时代浪潮中,乘势扬帆开新局。 “实”字当头,“干”字为先,以实干担当把改革蓝图变为美好现实,方能创造出经得起人民和历史检验的实绩。新时代十多年来,我国不断以实干破发展难题,以改革开放促交流合作。从设立22个自贸试验区、中欧班列车次越开越密,到实施外商投资法、持续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中国开放的“脚步”永不停歇;从进博会、广交会、服贸会、数贸会等重大展会,到220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签署,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从中国72/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带来“Chinatravel”热潮,到免签“朋友圈”再扩容,中国开放的“口碑”越来越好;从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到出口全球占比保持约14%的较高水平,中国开放的“分量”越来越重。新征程上,广大党员干部要当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实干家、行动派,以实际行动践行改革的初心和使命,以只争朝夕的精神状态抓推进促发展,在赶考之路上交出一份让人民满意的答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