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除顽疾减负担,提质增效强基层 近日,中央办公厅发布了《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为进一步解读《规定》的出台背景、主要内容及落实措施,中办负责人接受了记者采访,深入剖析了这一重要文件的意义和实施路径。 回应基层关切,形式主义顽疾亟需解决 中办负责人指出,近年来,形式主义问题在基层工作中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党和政府的公信力,也给基层干部带来了沉重负担。大量无谓的会议、重复的文件和形式化的检查评比,不仅耗费了基层干部的大量时间和精力,也导致一些实际问题被忽视。为解决这些问题,党中央高度重视并多次强调要为基层减负,切实整治形式主义顽疾。《规定》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台的,旨在通过一系列务实举措,减少不必要的事务性负担,使基层干部能够专注于为民服务和解决实际问题。这一文件的发布,不仅回应了基层干部的强烈呼声,也展现了党中央整治形式主义的坚定决心。 精简会议文件,务实举措助力基层减负 针对记者关于《规定》具体内容的提问,中办负责人详细介绍了其中的几项关键举措。首先,《规定》明确提出要精简会议和文件数量,严格控制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的现象。各级党政机关要减少不必要的会议,严格控制会议规模和频次,确保会议实效。同时,要减少文件发文数量,避免层层转发和重复发文,确保文件内容精炼务实、切合实际。其次,《规定》还对检查评比事项进行了严格规范,防止层层加码和重复检查。今后,各类检查评比活动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程序进行,杜绝多头检查、重复检查等增加基层负担的行为。通过这些务实举措,将有效减轻基层负担,提高工作效率,确保基层干部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为民服务的实际工作中。 强化监督问责,确保《规定》落地见效 在谈到《规定》的落实问题时,中办负责人强调了监督问责的重要性。他指出,《规定》的出台只是第一步,关键在于如何落实。各级党政机关要切实担负起责任,严格执行文件精神,确保《规定》在基层落地生根。为确保《规定》得到有效执行,中央将通过定期督查、明察暗访等方式,了解各地各部门的落实情况。对于贯彻落实不力、搞形式主义的新表现,以及变相增加基层负担的行为,将严肃追责问责。同时,各级党组织也要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确保各项减负措施真正发挥作用。 通过强化监督问责机制,党中央将确保《规定》不流于形式,切实减轻基层负担,推动基层工作务实高效开展。这不仅将为基层干部腾出更多时间和精力,也将进一步提升党和政府的公信力,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