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绩观是广大党员干部以及基层工作者为人民群众干实事过程中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事业观的集中体现。 “政绩”二字,既有“政”中之“正”,就是要率众以正、树立榜样;又有“绩”中之“责”,就是要履职尽责、有所担当。聚焦“学做改”,在学思悟践中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在实际行动中防范、纠治政绩观。 “学”思想,树立正确政绩观。党的十八大以来,主席提出“哪里有人民需要,哪里就能做出好事实事,哪里就能创造业绩”“我们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是为党和人民做事用的,只能用来为党分忧、为国干事、为民谋利”等重要论述,为广大党员干部以及基层工作者树立正确政绩观提供了思想指南。深入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胸怀“国之大者”,心系国家和人民;着眼基层群众的急难愁盼,办好老百姓实事。成为有担当、有作为的“螺丝钉”,让正确政绩观扎根内心、外化于行。 “做”实事,践行正确政绩观。把群众路线走扎实,用情用力办实事聚民心。发扬求真务实之风,始终做起而行之的实干家。总书记强调,“干事创业必须实事求是、求真务实,来不得半点虚浮”。提升居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是干基层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社区居民提供个性化、专业化服务,提高社区服务的专业性;用好社区为民服务每一笔专项经费,做实做细为民实事;善用科技赋能基层治理,用“小程序”办好“大事情”,真正做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重实干、做实工、求实效,每一位广大党员干部和基层工作者“做”实事,践行正确政绩观。 “改”谬误,防范和纠治政绩观。始终坚持有错就改、求真务实的态度,真正做到让人民满意。围绕群众关注、反映强烈的半拉子工程、形象工程、面子工程等,实事求是深入排查、整改整治,通过当下改和长久立相结合,防止虚假政绩出现。 坚强党性把正思想方向、把稳政绩之舵。唯有矢志不渝、笃行不怠,方能无惧风浪。“学”思想、“做”实事、“改”谬误,树立出正确的政绩观。扎实肯干、勤于耕耘,每一位党员干部和基层工作者以民族复兴为己任,把自身的人身理想融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伟业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