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求是》杂志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必须坚持自信自立》。文章强调,自信是中国共产党素有的精神气度,自立是我们立党立国的重要原则。不论过去、现在和将来,我们都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坚持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 大道如砥,历史如潮。“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中华民族在500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生生不息,历经挫折而不屈,屡遭坎坷而不馁,中华文明成为世界诸多古代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而延续至今的文明,靠的是自信自立。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回顾历史,支撑我们这个古老民族走到今天的,支撑5000多年中华文明延绵至今的,是植根于中华民族血脉深处的文化基因。”中国人民创造了璀璨夺目的中华文明,为人类文明进步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我们党秉持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牢牢扎根,让自信自立民族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 赓续千年,博大文明。坚持文化上的自信自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下,我国文化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呈现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的生动图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更加坚定。历史已经并将继续证明,只要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文化上的自信自立,就一定能够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百年大党,志在千秋。经过建党以来97年的不懈奋斗,新中国成立之后69年的持续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的快速飞跃,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中国人民不断为人类发展作出巨大贡献,我国正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的国际地位、国际作为和国际话语权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从近代以后的深重苦难走向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从来就没有教科书,更没有现成答案。自信才能自立,自立才能自强。独立自主是我们党从中国实际出发、依靠党和人民力量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必然结论。 自信自立是我们党在百年奋斗中炼就的精神气度,是我们立党立国的重要原则。
俞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