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各地各部门坚持向实处发力、用实效检验,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为契机,自觉将纪律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聚焦突出问题靶向整治,坚持学用结合,建立健全长效机制,确保党纪学习教育成果见行见效。纪律是管党治党的“戒尺”,也是党员、干部约束自身行为的标准和遵循。党纪学习教育只有以纪律为“镜子”,才能真正让党员干部在奋斗的航道上始终坚守清风正气。 以条例为镜,常扫“思想灰尘”。学纪、知纪、明纪、守纪当中,学纪位列首位,只有学全面、学深入、学透彻,才能真正把他律要求转化为内在追求,形成遵规守纪的高度自觉。学原文、悟原理,把党纪学习当成一种行动自觉、一种政治责任、一种内在需求,争做遵守纪律的“明白人”。将《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作为“案头卷”“枕边书”,做到日有计划、周有复盘、月有成效。只有思想上高度重视,认识上高度清醒,行动上才能高度自觉。党员干部要在学习理论中把自己摆进去,切实做到身心并举、始终如一,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以案例为镜,常敲“律己警钟”。古语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说一千道一万,都没有鲜活的案例、惨痛的教训让人印象深刻,中纪委发布的《零容忍》《永远在路上》等反腐败斗争纪录片,触目惊心的违纪事实、痛彻心扉的反思忏悔、铁面无私的严肃查处,时刻敲响警钟提醒青年党员干部,坚守纪律要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以成效为镜,常思“躺平之害”。“躺平”作为网络流行词快速火遍全网,“躺平”多指一种“不作为”“不努力”的生活态度。同理,一些不主动担当作为,缺乏信心与斗志,面对任务左躲右闪,直接“躺平”的干部,被群众称为“躺平式”干部。这种躺平式干部贻误的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损害的是民生福祉。干部,干字当头;公仆,公字为本。广大党员干部要摒弃“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的错误观念,拒绝做“躺平式”干部,要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手握公权就必须为民办实事。
|